認知心理學,幫你啃難書——《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讀書筆記
為什么要學習認知心理學?
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不但可以比較完整的掌握當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還能夠提高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增強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閱讀本書時,注意引導學生或自己將書中系統講解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邊用邊學。
學習是下苦功夫,勤奮是最基本的條件。但是只有勤奮,還是差的很遠,如何讓有限的有效精力,花在重要的20%上,才能更好去撬動80%的資源。
而學習認知心理學,就是幫助你更好的了解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從而用更好的方法達到最好效果。
什么是認知心理學
認知科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科學?他是向我們詳細的展示了人腦是如何處理和加工信息,并且最終得到決策的整體過程。
這里面包括了生物學的基本知識以及用實證的方法得到的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來支持作者的觀點。
物理學采用實證的方法,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物質運動規律;認知心理學采用實證的方法,研究精神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質運動規律——人類思維(包括感知)的信息加工過程。通過逐步認識人腦的具體信息加工過程,去逐步理解為什么人能夠理解世界和怎樣理解世界。
認知心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分為幾個階段:
早期的德國心理學聚焦于內省觀察法;
美國心理學聚焦于研究人的行為;
二戰爆發之后認知革命人工智能,信息論和語言學開始興起;
在此基礎上信息加工分析認知神經科學開始加入進來,以斯滕伯格范式為代表。
斯滕伯格范式
信息加工法是一種在認知心理學中占據支配地位的研究人類認知的特定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將認知分解成一系列步驟,通過這些步驟,一種被稱為信息的抽象實體得到了加工。
斯滕伯格犯事就描述了這個信息加工過程的具體流程。
在這個實驗中給被試呈現諸如397這樣的少量數字并要求背是記在心中,然后給他們看一個探測數字,問他們這個探測數字是否在其所記的數字組合中,要求他們盡快作出回答,例如9為397中的正探測,而6為負探測。
斯滕伯格將記憶組中數字的數量從1變為6,測量被試作出判斷有多快,該圖就是作為記憶組大小的函數的實驗結果數據分別圖示為正探測或者叫做目標極富探測或者干擾,被試能夠相當迅速的做出這些判斷反應時間在400~600毫秒之間,1毫秒等于1/1000秒。
斯滕伯格發現在判斷時間和記憶組塊大小之間有近似的線性關系,每增加一個數字被試將多花大約38毫秒的判斷時間。
這個實驗范式在有關被試如何作出判斷上給了很有影響的解釋,這個解釋舉例說明了抽象的信息加工理論,并將這個信息加工的步驟流程化,首先這個探測刺激被編碼,然后將這個刺激與記憶組中的每一個數字作比較。
有效學習法—PQ4R
對于有難度的書籍,如教科書,如何快速理解書中內容,有什么方法嗎?
是的,秘訣就是:抓住書中的每一章節的主要觀點,并嘗試理解他們之間的脈絡關系。
如何開始?使用PQ4R(Preview-預習,Question-提問,Read-閱讀,Reflect-反思,Recite-復述,Review-復習)
預習整個章節,閱讀所有的標題,假設內容,閱讀驗證。嘗試理解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容和脈絡關系,嘗試提問自己是否在閱讀之前就知道要講的內容;
提出問題。如某個小標題提到的名詞“知性的好奇”是什么意思?
閱讀每個章節,嘗試回答自己的問題。在閱讀中嘗試聯想生活情境。
在每一小節結尾,嘗試概括總結觀點,思考為什么這些內容是主要觀點,并在每個章節結尾處進行復習(第5點內容);
通讀文章,回顧主要觀點,嘗試回答2中的問題,及新問題。 按照以上策略,可以幫助人們很好的記住知識。
最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為什么要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馬上行動。不妨嘗試一下PQ4R,閱讀一本手頭的難書吧。期待你的反饋。
Changelog
20200108 閱讀完成 譯者的話 30min
20200111 閱讀完成序言+第一章節 2.5h
20200112 完成筆記 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