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優越感?
優越感是人性的表現,還是心靈的扭曲?
昨天和一個朋友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其實內心是比較復雜的。
他問我有沒有優越感,對周圍的人和事是怎么看的。其實,我遲疑了一下,因為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說實話,來到一所普通的一本,讓我覺得很壓抑,我想如果當初心態能好一點也許如今的圈子會更純凈和高質量。我毫不保留地對他說,我有時覺得周圍的一些人真的很low,每天打游戲,每天看電影看劇還覺得自己累,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覺得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目標有想法,對生活有高的追求。
朋友和我是高中同學,關系也不錯,不過以前覺得他這個人,喜歡淘寶,喜歡看電影,總之各種浪......高考之后直到現在,變了很多,思想更成熟,想的問題也比較深刻,真的讓我刮目相看。他上個月找我要我教他書法和吉他的時候,他說他想提升自己,經營自己,變得更優秀。
他這學期喜歡上了看書,偶爾還和我一起討論。他跟我說在他的學校,基本上絕大部分人都是在寢室玩一天游戲,周圍的圈子不知道比我的差多少。他之前覺得自己優越感很強,但現在在極力抑制這種感覺,他只想好好地做自己的。
和他聊完,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我是不是有很強的優越感,以至于偶爾會招人反感?網上說,優越感是顯示蔑視或自負的性質或狀態,是一種自我意識,是人性正常的表現。大多數人都會不同程度地擁有某種優越感,比方說職業優越感,長相上的優越感等等。
我慢慢地理清我的思路,發現原來我雖然絕大多數是自信的,但偶爾還是多少摻雜一點自負和優越感的成分——我會書法會彈吉他;我寫簡書收到幾百打賞漲了幾百粉絲;我有腹肌,喜歡健身;我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些我都有優越感,但問題是,該嗎?
看《生活大爆炸》的時候,Sheldon是因為他的高智商而沾沾自喜,不把任何人都放在眼里,所以有時候被人反感。我想這不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人類群體存在的通病。人會因為別人某些地方不如自己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從而產生優越感,說到底,也是一種虛榮心作怪。拿來衡量的東西很多,很明顯的有能力、金錢、權利、地位諸如此類, 有時候是一些很小很微妙的東西,在一些特定的場合里,比如外地人不會講本地話,本地人就會有一種優越感。
優越感有時候不是一樣好東西,它使周圍的人對你敬而遠之,使你逐漸失去朋友。于是你在孤獨中意識到,你得掩飾你的優越感,或者你得努力在客觀的優越中不去滋生主觀的優越感,你才可以在身心內外的兩個世界中找到平衡的支點。優越感其實是很輕浮的一種自我意識,尤其是在你與他人交往的時候。
我想,跳出這種怪圈,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傷害的方法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要知道自己真正的價值在哪兒,而不是被虛榮心牽著鼻子走。周圍也有很多很多優秀的朋友,像他們學習,對能力比自己弱的也要接納,而不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總之,以上就當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吧。感謝那位朋友的提醒。
摒棄優越,內外謙遜;追求虛榮,無異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