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短又粗,兩頭尖,這就是米斛
霍山石斛,也叫米斛,主產于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霍山縣,大多生長在云霧繚繞的懸崖峭壁崖石縫隙間和參天古樹上,生于山地林中樹干上和山谷巖石上。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體內SOD(延緩衰老的主要物質)水平,對經常熬夜、用腦、煙酒過度,體虛乏力的人群,經常飲用非常適宜。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調和陰陽、壯陽補腎、養顏駐容,從而達到保健益壽的功效。
雪蓮其實是淡綠色的。
雪蓮花除產西藏外,在我國的新疆、青海、四川、云南也有分布。各地民間將雪蓮花全草入藥,主治雪肓、牙痛、風濕性關節炎、陽痿、月經不調、紅崩、白帶等癥。印度民間還雪蓮花來治療許多慢性病患者。
看人參,蘆頭是考量年分的重要指標
野參根須少且韌長,須上的珍珠粒也是辨別的重要依據。
人參屬于五加科,主要生長在東亞,特別是寒冷地區。人參是亞洲常見藥材,北中美洲也普遍使用花旗參,許多草藥鋪和超市都能找到各式人參飲片及萃取物保健產品,用于愈后恢復、增強體力、調節荷爾蒙、降低血糖和控制血壓、控制肝指數和肝功能保健等。人參根部所含皂苷是其有效成分,中國長白山野參皂苷成分較高,但取得不易,價格高昂。
首烏越是粗糙,分節越多,顏色越黑,越硬,就越好
首烏生于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陜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云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藥材。
市面上野生幾乎沒有,60年的就更是鳳毛麟角
茯苓,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
長柄色深質硬,品質就好,不是越大越好
靈芝外形呈傘狀,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為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暈不眠、心悸氣短、虛勞咳喘。靈芝已實現人工種植,其中以林中靈品質最佳,藥用價值優于野生靈芝。
一句珠圓玉潤就說明了,珍珠越圓越好,越大就越值錢
《本草綱目》中特別寫道:“珍珠味咸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涂面,令人潤澤好顏色。涂手足,去皮膚逆臚;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等。
冬蟲夏草是高級滋補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民間應用歷史較早。始載于吳儀洛(1757年)《本草從新》,記有:“冬蟲夏草四川嘉定府所產最佳,云南、貴州所產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之,連身俱化為草”。又曰:“冬蟲夏草有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間重視的補品燕窩一樣”。
蓯蓉,又名大蕓,主產于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盟。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蓯蓉入藥,由來已久。它甘而性溫,咸而質潤,具有補陽不燥,溫通腎陽補腎虛;補陰不膩,潤腸通腹治便秘的特點。正因為它補性和緩,才有蓯蓉(從容)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