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然過后好幾天了,可是西安的氣候依然悶熱。在這樣的天氣里,我的朋友DL昨晚電話邀約我一起到”翠華山”腳下游玩。跟DL彼此相熟多年,親如一家,每每的TA們善意帶我出行,而我若非日程沖突,一般情況下都會欣欣然同行,隨同一起的還有ta們的另外兩家朋友。
次日清晨,我依約在家等候,大約九點,DL打來電話,接到我之后,我們從“南三環曲江收費站”上了高速公路。DL和SH雖一路小爭執,卻也無傷大雅,因為其實心里知道那是TA們夫妻之間特有的一種相處模式,現實中世界里是一對不折不扣且相親相愛的歡喜冤家,和我后排同座的TA們的女兒XX和我一樣笑意盈盈,無需參與更不需要外力“調和”“民事糾紛”。
下了“太乙宮”高速路口,我們首站到了環山路上的一個頗具規模的”嘉藝農博站”,很顯然DL和SH都曾經來過,對于那里的“房車休息區”以及小橋、流水格外的印象深刻,所以依舊還是會以各自所謂輕車熟路的判斷產生新一輪的“小分歧”,還好店家未到營業時間,無法早餐,于是我們離開,然后直達“翠華山”腳下的“CS”真人訓練營地,這里可以吃飯、休閑、娛樂、登山。
跟我們匯合的還有另外兩家:“一家三口”外加一對父子,TA們同樣是SH和DL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兩個女生一個男生雖不在同一學校,但年齡相仿,同一年級或低一個年級,相互能玩到一起。我歷來不在意”形單影只”的混跡在幸福人海,可是面對與”圓圈”相仿的朝氣蓬勃的同齡男女生,其實也深感遺憾:若非“圈圈”同學遠赴青海,則一定帶她出來”采風”或者”游歷”,相信她一定是最為逗樂的一員。
選擇臨近河邊的位置,品嘗農家飯菜。簡簡單單的玉米粥、涼拌山野菜、鍋盔辣子夾饃、煎餅卷菜、酸辣土豆絲、紅燒茄子等,組合在一起,頓時養眼和營養。我雖用過早餐,可是不同時空的”一粥一飯”,已然覺得內心寧靜,恍若回到了小時候。飯后自由活動,使我有機會”透視”幸福家庭的大模樣其實也都差不多,因為我從不同家人之間的對話、眼神呈現中已然捕捉到很多親情無限。
DL母女和另外一對母女”湊桌”了麻將,打的分外熱鬧,對應的兩位父親則分別站在女兒身旁觀看或指點,隨著牌局的變化會傳來”此起彼伏”的笑聲或嗔怪聲。這笑聲或者嗔怪聲來自與不同的人或事,一如一位父親的寬厚、包容還有”朗朗”;還亦如一位母親”不顯山不露水”的剝去新核桃的苦衣,自然而然的喂進女兒的嘴里;更亦如另一位父親,心疼女兒,把桃子費力的掰開,然后一口一口的遞到女兒的嘴邊,直至很耐心的遞到女兒吃完;在所有的夫妻,父女,母女,父子的眼神還有笑容里,我分明看到了某種默契以及各自依戀的情懷。
在這樣的氛圍里我躺在”吊床”之上搖晃,明明讀書,可是看在眼里的親密關系足以讓我由衷的羨慕,所以更多的還是祝福千千枚。當然也可以透過樹蔭仰望天空或者閉著眼睛追憶從前。是的,腳下還有流水潺潺,對岸的高墻之上還能看到參差不齊的紅磚,像極了兒時家門口裸露的矮墻或者庭院里的”照壁”。偶爾的還有其他游客三五成群的存在著,帶著半大不小的孩子,要么”釣魚”要么”秋千”,我按捺不住自己的童心蕩漾,于是加入其中,也把自己用力的蕩至河的中央,感覺很灑脫,而且很炫酷,就如同”弗洛伊德”曾經論述的”大我”與“小我”的對抗與最終的平衡與”和解”。
而那對父子,則選擇撈魚,很難得的是竟然撈到一只母蟹,更神奇的是這只母蟹正在”產子”,于是有生以來首次”圍觀”并見證這樣的生命瞬間以及那透明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很多小螃蟹。母蟹許是護子心切,拼命的用自己的鉗子”夾”人,可是在我們9人的圍觀隊伍之下,顯然力量和效果微不足道,即使是正常的捍衛”分娩”以及”自衛”的本能。出于對生命的無限尊重或者于心不忍,于是派出”XX”親自將這些大大小小的生命統統放生在水里。目送之下,心里無數次的想起”黏附”在母蟹身上的那群小小的生命個體,然后由衷祝福平安、順利、廣闊。就像我們在坐的這些人,并非生而識之,但是由于”業力”吸引的緣分,集聚,然后倍加珍惜。
下山的時候,天空飄雨,那五位朋友和我們四人告別,前往華山,準備明天登山。而我們四人流連于路旁的街心公園,公園雖小,倒也曲徑通幽。斜風細雨之下,DL一家三口紅黑相間的親子裝格外紅艷和暖暖。鄉間小路,一派田園,可以近距離觀景,當然也得考慮積水緣故而小心翼翼的行駛,好在我們的車底盤很高,而駕駛的人對妻子濃情蜜意,所以不必知道”瓜州村”是否有瓜或者”皂河”究竟是何來歷,至于懸掛”套袋”的葡萄,自然會是甜潤多汁。
知否,知否,紅了”櫻桃”,綠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