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手記01
很少寫工作手記,還是多寫,算是記錄自我成長的軌跡。從上大學那刻起,就在以成長的姿態拼命生長,但回顧時,就發現我知道自己成長了,但不太清楚自己如何成長為今天這樣。成長過程中的許多思考,也是彌足珍貴的。
對于孩子的感受力很棒,但需要繼續加強,盡力減少主觀評價,努力做到經過客觀分析而得出評價。
這一點還是需要多看書,多積累兒童教育相關的知識。比如我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對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多是自己揣摩,其實是可以通過與孩子對話,慢慢分析出孩子的真實需求。這一點無論在理論還是經驗上,都需要在以后的活動中,留意覺察,有意識改變。明確孩子的需求,才會更好地與孩子互動,陪伴其成長。
不要全憑自己主觀來做決定,有經驗確實是好事,能夠隨機應變,但對于整體團隊的協作很容易形成巨大張力。
臨時變動,伙伴不一定敏銳感知,且感知到也需要快速反應如何配合。這對伙伴的要求很高。比如今天竹林的環節,真的和以往的活動變化好大,幸好辰辰快速反應,真不知道如果沒有反應過來,會帶來什么結果。反應快這也確實是我的優點,臨時應變能力很強,快速反應。但對于集體協作,很容易產生巨大張力。
經過客觀理性分析后再決定此事是否應該做,以及如何做比較合理。
這個一直以來就有意識,但今天覺察到最明顯。事情主觀上都是可以行得通的,但現實的客觀情況就會有許多制約條件,這些我在做決定時很容易忽略。體會其中的過程,努力改善自我的覺察機制。
對伙伴沒有足夠的信任。
今天在群島大家討論一位參與者的購票問題時,我看了對話,就立馬表達自己的想法。進一步溝通時,發現伙伴并沒有我想的那層意思。是我理解錯了。這的確是我身上長期存在的壞習氣,但不是我不去信任伙伴的理由。無論和誰共事,發生不好的事情時,總是第一想法是把對方想壞。對人的信任感很低。之前在太湖營學習時,老師強調對人足夠信任,引起我的警惕,生活中覺察后發現自己這個習氣還是挺嚴重的。
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跟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不過這不是唯一不可改變的。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中有意識的去改變。這樣在團隊或生活中工作也是更有利于協作和溝通的。
總之,改變就是從意識到那一刻開始,會經過反復,有意識的覺察,和刻意的練習,會帶來想要的改變。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