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商學院,速讀類的課程早已成為十分熱門的必修課。肯尼迪和尼克松等歷屆美國總統都特意訓練過自己的閱讀技巧,白宮、美國空軍以及美國美國航空航天局現任的許多工作人員也不例外。全球政界與商界的高層人士幾乎也都能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資料。
這樣的能力不僅可以訓練,而且很強的閱讀能力有時還能決定我們事業的成功與否。
我們普通人只要學會了正確的方法,一樣也可以掌握這種速度的技巧,在短期內讀大量的書,而且過目不忘。
德國作家克里斯蒂安.格呂寧寫得這本《超級快速閱讀》的書,教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
克里斯蒂安.格呂寧在臨近大學畢業準備德國司法考試期間,因為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有充足的時間復習備考,便在參考眾多學習方法類書籍的基礎上獨辟蹊徑,創造出一套風靡全球的閱讀方法,最終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高分。之后,便開始密集研究快速閱讀與學習技巧,著有《快速閱讀》、《超級快速閱讀》等書。
我讀完這本書后,用作者倡導的學習流程四個階段也試驗來讀一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而且這些方法很實用、也很有趣。
我們先來看一段話:
有一天,“兩條腿”拿著“一條腿”坐在“三條腿”上。突然,“四條腿”跑了進來,一下子搶過“一條腿”。“兩條腿”情急之下,掄起“三條腿”就朝“四條腿”砸了過去。
讀了幾遍,你能明白這個段話講的什么意思了嗎?
是不是已經被這幾條腿給繞暈了!
但是我們換一下,把這些亂七八糟的腿變成生動的圖像試一試:
“一條腿”我們可以暫且把它想象成一只炸雞腿;
“兩條腿”當然是一個人;
三條腿不就是可以用來當凳子坐的東西嗎?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小板凳。
“四條腿”的動物有很多,最常見的應該就是狗了。
經過一系列的替換,這段話就很快的被我們理解并記住了:
一個女工坐在三條腿的小板凳上休息,手里拿著一只炸雞腿。她剛想咬一口,一只土狗沖了進來,把雞腿叼跑了.女工一氣之下,掄起小板凳就朝土狗砸了過去。
現在,我們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放松著回憶一下這個故事,是不是毫不費力地記住這段話了呢!而且這么多條腿也不怕記不住了吧!
這就是運用了一些快速巧妙的方法很快掌握了這樣難懂并有些繞的知識.。
那這些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其實這些方法是通過四個流程進行的:
一 ?拓寬視野,快速閱讀
剛開始閱讀一本書時,我們先要梳理邏輯脈絡,明確宏觀定位,可以用“3-2-1”練習法,結合手指引導、中指作為主要視線引導、左手翻頁等方法來閱讀一本書籍。
視線也盡可能寬一些,找到合適的語義單元來讀取信息,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來閱讀。這樣,視線跳躍的次數減少了,時間也就縮短了。
二 ?快速閱讀,進階訓練
這個階段主要是學會做視覺卡片。
視覺卡片是一種專為閱讀設計的思維導圖,能有效地督促我們在閱讀時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還能讓一本書的邏輯脈絡一目了然。
這樣便于我們更好的閱讀書籍和收集、整理信息,并大大減少了時間。
三 ?五感并用,超級記憶
要想記住某條信息,充分調動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這五大感官,記憶起來就會更深刻一些。
這種“五管齊下”的方法就是專業術語中所說的“共感”,即盡量通過五大感官同時接收信息,并且把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會加深大腦對這些信息的印象,從而記得更加牢靠。
四 ?把方法運用到學習、工作與生活中
任何方法會了都要學以致用,而不能浮于表面。用得多了,自然就運用起來更熟練了。
我自己現在每看完一本書,都會做做讀書筆記,也會畫畫思維導圖,我覺得這樣的方法挺好的,起碼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對于一本書中的內容,還是可以不會太忘記,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再慢慢多練習提高閱讀速度即可。
通過這四個流程下來,相信我們也基本掌握了這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剛開始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我們多加練習,相信就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