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家馬上就要去長三角去實習了,前兩天在上班路上碰見了易聰同學,他問我是上海好還是蘇州好,我說,去了就知道好不好了。其實兩個城市我都有去過,不過不是工作,只能答出對兩個城市的印象,而印象這種東西純粹是主觀的,所以這個問題我是無法回答的。兩個城市離的很近,高鐵也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果有機會與時間,當然,還需要經濟上寬裕,都可以去轉轉,看一看,這樣你就會有了自己的答案。
? ? ? ? 大家明天就要出發了,第一次以學院的名義來組織這樣的校企合作,心里其實還有不少擔憂,作為一個職場中人,想著多說幾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能夠快速的去適應學生向職業者的角色轉換。
? ? ? ? 第一,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落筆的時候其實是想寫謙虛的,不過覺得大家都是新人過去,估計也沒人會有狂傲之心,但是呢,會有不少人給人一種沒有禮貌的感覺,當然,并不是只大家內心里并沒有不尊重別人,而是沒有意識到一個微笑,一句“你好”,一句“謝謝”與“不客氣”,有多重要。還記得自己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剛到新單位,什么都不會,那個時候人比較靦腆,話也比較少,見人也不知道名字,所以見人都抱之以微笑,遇到不會的問題,請教于人,麻煩了別人,都會道聲謝謝,幫助了別人,收到了別人的感謝,回之以“不客氣”。人與人相處,其實開始的時候是比較簡單的。
? ? ? ?第二,多聽,多看,多想,多問,多思,多做,少說。剛開始參加工作,總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所以需要“多聽,多看,多想”,一個積極的人遇到問題后都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態度,不會的,聽聽領導是怎么教的,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再想想這樣的方式方法妥不妥,實在不會的,不知道要領的可以多問,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同行業的同學,曾經教過你的老師,都是你可以虛心請教的對象,多思則是指要多總結,不要被工作的重復性給擊敗。有這樣一個故事,《羅輯思維》這個欄目曾經有招了一個武漢大學大三的學生過去實習,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接聽買家來電,然后回復他們的問題,三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后,他向公司交了一份工作總結,總結里面寫了這三個月來所收到的來電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及回復方式,對其進行了梳理與歸納。其實這個工作沒有人對他提出這樣的要求,但是他做了,代表了他是一個有心人,將一份簡單的工作做的不那么簡單。再說說多做,說白了,就是要努力,當然,是建立在前面幾項上的努力,而非沒有方向的努力。少說,主要是指少抱怨,剛參加工作肯定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還記得給大家說過,實習就是去提前吃苦的,甚至做的不好還要挨罵,如果吃了苦,挨了罵,只知道去抱怨,而不會想著如何去解決問題,那么問題永遠只會是問題,怎么解決?多聽,多看,多想,多問,多思,多做。
? ? ? ?第三,站在比自己高一級的位置去思考與執行。這個道理是自己工作了很久才明白的,簡單來講,就是當你是科員的時候,你需要以科長的標準來思考與執行工作,當你是科長的時候,則需要以處長的標準來思考與執行工作。為什么要如此,說說我自己的理解,一是一個崗位的職責是有限的,但是一個部門,一個公司,會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職責,其中是有交集,很多時候工作當中出現問題都是這些有交集的地方,有利之時相互爭,有責之時相互推,這樣的團隊是很難壯大的,因為每個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能夠站高一級去看,如果能夠積極的去承擔交集區的任務,那么集體的利益才會最大化,集體利益最大化了,集體中個人利益最大化才會成為可能,就是先把蛋糕做大,這樣分給每個人的才會更大; 其次是只有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才會提升的更快,才能夠更快的獨檔一面,當你是科員之時,用科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樣你鍛煉出來的是科長層級的能力,能力出來了,升職不過就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可能道理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夠想明白的人會太少,說白了,都是不愿意付出,不想自己吃虧,更不想別人討好。記得我高中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們講過“吃虧是福”,當時是因為宿舍的衛生總是沒人做,宿舍里總是臟兮兮的,其實打掃一下又能花多少時間呢,費多大力呢,哪怕某一個人天天掃,也就一會兒功夫的事,更何況掃地的人自己本身也是受益的,畢竟寢室里干凈衛生會減少細菌的滋生。再后來,寢室里就一直很干凈了。也是很久之后才真正明白,所謂的吃虧是福,其實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就是自己付出了一點成本但是卻讓整個集體受益,收益總價值是遠大于個人付出的,這樣的人,公司里面永遠是缺乏的,因為他們成長的會很快。
? ? ? ?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明天就要啟程,想起了孔雀東南飛,飛到外面的世界,見自己,見世界,祝愿每位同學都會有自己的收獲,時間不重要,金錢不重要,健康重要,經歷重要,成長重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