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的高房價,二三線城市的人才流失,日趨完善的視頻直播技術,這三者的巧妙結合可以共同回答一個問題:技術,是否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我說的
現如今互聯網帶來的思維方式的轉換已經改變了很多我們以往認為就應該是這樣的東西,那么,假設住房問題和工作地點變成了弱相關的關系,只要有網,我可以在全國各地為這家深圳的大公司創造財富,那么房價的問題就已不再是問題。
也就是說,互聯網,可以解決國內當前的高房價危機。
起因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做翻譯月入2萬,我是如何辦到的?》,文中大意是講,原本作者所在的公司任務量很重,每天都有翻不完的資料,趕不完的進度,很多同事的積極性受挫。后來公司采取了另一種工作模式:只要員工可以每周完成指定的工作量,就可以不用來公司上班打卡,而是在家自由辦公。結果,那段時間公司超額完成了任務。
文章中的公司最后采用了一種類似于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模式,使得這一類專注于眼前工作的職業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升,而對于我這個在北上廣深工作的程序員來說,我覺得這個模式簡直太棒了,然后就把這篇文章轉發到開發群里,大家有的說“這樣時間相對自由,可以遠程上班”, 有的人說“我們可以回老家了,免了房租和高物價”,balabla……
忽然萌生的想法
我忽然意識到,是啊,為什么我們不推廣一個類似的工作模式呢?沒錯,我想說的就是——遠程辦公。
因為我們(腦力工作者)的工作性質,不一定要局限在一個地方,如果需要項目交流溝通,我們完全可以采取視頻會議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既享受著北上廣的工資,又能逃離高昂的生活成本,多陪陪家人,人才回歸二三線城市,拉動這些城市的經濟增長和醫療衛生水平。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望!~
現如今互聯網帶來的思維方式的轉換已經改變了很多我們以往認為就應該是這樣的東西,那么,假設住房問題和工作地點變成了弱相關的關系,只要有網,我可以在全國各地為這家深圳的大公司創造財富,那么房價的問題就已不再是問題。
也就是說,互聯網,可以解決國內當前的高房價危機。
這一過程可能要很久,但至少,可以先從一部分職業群體開始,慢慢過度,對于企業來說,人才的門檻也有所下降,可以面對全球的人才進行招聘,而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
1. 技術實現難度
其實,今年是網絡直播的元年,各類視頻直播軟件叢生,然而大多數都是用于娛樂和一些你懂的地方。當然,正是由于在這些領域的催生下,網絡視頻直播技術得到了極速發展,可以接受同時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人的直播觀看,那么經過這一年,這一技術已經足夠的成熟,可以考慮運用在商務的用途了。
而且,這幾年還有一個技術在發展——虛擬現實(VR),視頻直播技術相當于平面的虛擬現實,讓你感覺你和直播的人在同一個房間,而虛擬現實更是如此,阿里巴巴不是宣稱以后人們可以像逛實體店那樣逛網店了嗎?其實這一技術,如果用在遠程辦公,它并不是把我們帶到了虛擬世界,它其實是幫助了我們可以待在更關注的現實世界,也許公司以后并不需要實體,只需要在這個虛擬世界里建設一個豪華的大廈。哈哈!~
2. 遠程辦公的需求量大嗎?
如果你是在北上廣深工作,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每個月的工資還看得過去,但是一個月下來,刨去房租、水電費、飯費等各類費用,你的可支配工資其實少得可憐。然后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源之一就是,高房價。如果你有同感,說明這個需求是存在的,請聽我繼續闡述:
高房價使得接手買房的人提高了房租,而高房租又拉動了高物價,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目前有一種說法是,高端人才正在逃離北上廣,因為他們的工資可能看上去很高,但是減去各類開銷,并沒有多少。但目前尷尬的處境時,雖然很多人想逃離,但是回到老家意味著根本沒有你的這種類型的工作,沒有公司要你,所以,你又不得不在這里待著。有一類人選擇了習慣和適應,有一類人想著,等我賺夠了錢,就可以衣錦還鄉了。這是目前的處境。
如果說以前的遠程辦公只是停留在我們對西方國家的“高大上但是華而不實”的工作模式的印象,但目前或者更長遠的以后來看,這一工作模式,我們的確迫切的需要,這是一個趨勢。
3. 隨想,隨便想想
現在,我們可以大膽暢想一下未來世界里找工作的樣子:借助于全國互聯的網絡,你可以找到任何一個城市的任意一份工作,然后你要過去面試,你通過了面試,當然,公司為了確保你是真才實學,試用期的三個月你必須要在總部打卡上班。
你跟家里人說,“媽,我通過面試了,先去北京工作三個月,然后回來上班XD。”
在確定了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任現在的工作之后,你平時就可以不用來公司辦公了,僅僅在極少的一些日子,你需要回來(比如說公司部門的聯誼阿,年會阿XD),不過大多數工作溝通和會議都可以通過視頻來明確的表達和闡述,這一點要優于文字聊天,是有必要的。
為了確保每周的任務能按時完成,在前一周要自己評估好工作量,組長批準后,在每周三會核查一次進度。當然,從實施難度以及確保質量的角度講,每天或者每周的隨機時間段會有“直播核查”,員工要保持工作時間段的線路暢通,否則會認為怠工。當然,可能公司會有一個專門的喝茶部(核查部),會不定期的到全國各地員工的家里去家訪(哈哈開玩笑的,自由職業者都是到處走,沒有固定的場所)。
同時,雖然你可以在任意地點辦公,你還享受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享受所在公司所在城市的五險一金、社會福利。特大城市可以繼續擁有高企的稅收,其他城市也可以享受高素質人群的人口紅利,社會各界良性互動,人們在可以自己喜歡的城市辦公。
好吧,就先想到這里吧!~ 本文只是提出一個超前的設想,可能短期內在國內不太好實現,但本身想想還是挺過癮的XD
有想法和感悟先記錄下來,即使現在可能不好實現,希望看到的人以后可以實現~
補充:人群定位——腦力工作者
我是一名程序員,我的室友是一名審計員,我們都是像那篇文章中的作者那樣,每天的工作主要是面對大量的資料,再經由大腦的特殊加工,創造出可以影響現實世界的價值產物。我把從事這種類型工作的人定義為?「腦力工作者」。
對于一個腦力工作者而言,他每天的大多數時間和精力,其實都集中在了一個點上(空間和注意力),而無需太多的位移和體力勞動。這類人的腦子都很快,然而每天過多的工作時間,會使他們的大腦分泌一種抵抗性的物質,產生些許負面情緒,所以自由的切換工作場景真的很棒!~
補充: 三高困局
高工資、高房價、高物價。
當然第一個高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