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里有一句臺詞說的特別的好:傷心可以,傷胃就不好了。
一、吃是一份信念
之前看到過一個癌癥病人的故事,也是和吃有關。她在無意間被查出得了腫瘤,后來在自己的努力抗癌中恢復了健康。可能大家都會想說,哇!這個女孩真堅強,積極又樂觀。但其實引導她抗癌成功的最大的原因卻不是什么樂觀積極向上。我們都知道病人的飲食要清淡,但是這個姑娘正好是個湖南人,還是個偏愛吃辣的吃貨,當然就受不了在漫長的化療期間吃一些清湯掛水的東西。所以這姑娘當時一個勁的想,要趕緊讓自己好起來,否則豈不辜負了世界上的萬千美食。
二、吃是一份幸福
有句老話是:民以食為天。
我記得讀書的時候,某節課上老師提過一個話題:你覺得什么是幸福?然后每個人依次說說自己的幸福點,有說夢想實現的,也有說金錢地位、平安喜樂的,到我的時候,我說:能吃是福。
我看到過一句特別令我有同感的話:當一個人很難過的時候,只要他腦子里還會想晚飯吃什么,那么他的難過總會過去。
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會有朋友在失戀的時候要么暴飲暴食,要么滴水不進。再到后來我們會發現,暴飲暴食的終歸會恢復正常飲食,滴水不進的也只是一兩天而已。全世界的人都避免不了吃的話題,不管是愛吃的,不愛吃的。我們每天重復做的事就是吃飯,并且我們永遠不會厭煩。
三、吃是一份體驗
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會自言自語說,吃頓好的很有必要。
我認為的吃頓好的,并不是說一定要去什么高檔次餐廳或者吃什么高檔海鮮牛排,而是說某一天的我剛好特別想吃這個東西,哪怕只是喝一碗清粥。
人的味蕾就像人的DNA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人們對美味的定義數不勝數,美食就更是無窮無盡了。
四、吃是一份比喻
我們這一輩子注定與吃糾纏不清,人們常說,人生百味,常把食物或味道用來比擬很多東西。有一種心酸叫比檸檬還酸;有一種流淚叫好像切了洋蔥;有一種喜悅叫吃了開心果,更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樣的經典諺語。
五、吃是一份獨特
我最喜歡的水果是西瓜,開心不開心的時候都喜歡吃頓燒烤,世界上最喜歡的食物是肉,最討厭的食物是大蔥。這些就是屬于我的食物標簽,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食物標簽,其實我們的這個食物標簽也可以是我們自我介紹的其中之一,當遇到喜愛食物的人時,食物這個話題在很多時候往往也會是一種社交技巧。
六、吃是一份情懷
我以前的高中同桌也算是個吃貨,大學因為在外地上學,所以就吃不到家鄉的小吃,經常打電話跟我念叨說想吃以前學校門口的煎餅。這個假期回來,她就整天盼望著人家學校趕緊開學,這樣她就可以早點吃上她的煎餅了。假期過半了,快高考的高三黨開學了,可把這姑娘高興壞了,屁顛屁顛的沖到學校門口去買煎餅。她去的時候正好下午放學的點,買的人有點多,這姑娘就想著先去母校逛會兒,再來買,反正現在人這么多。結果回來的時候,煎餅賣完了,還真讓人有點哭笑不得。昨天她說她快回學校了,說上次沒吃上,心里始終放不下,拉著我又去了學校門口,特地跑過去買煎餅。幸好這次買到了,我看她捧著個煎餅一臉的滿足樣,比我們小時候考了雙百被獎勵了大白兔奶糖還幸福。
人對“吃”是一種特殊的情節,延續了生命,直至未來老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