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看一些經典高分電影,今天看的是《溫柔的憐憫》,拍攝于1983年,在第二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最佳劇本獎,和最佳男主角獎。有人評價它宛如一曲悠揚綿長的鄉村樂曲,但我覺得這個比喻并不恰當,鄉村音樂往往寄托著明顯的眷戀,而這個影片內蘊的情感更加隱秘,更像是穿過曠野的溫柔的風,空曠的原野在夜色里會發生很多疼痛的故事,但是當風吹過去,天明的時候,碧空的云霞澄澈明凈,那就是上帝給予的溫柔的憐憫。
看完之后,這部電影重新喚醒了我對電影美的定義,同時也讓我感嘆,現在的國產電影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這個故事的情節并不激烈,雖然是人生的大起大落:落魄的鄉村歌手重新振作,收獲大家的尊敬,卻也只是在重振之后簡單地通過他人之口說電臺一只循環播放你的心唱片;雖然有激烈的矛盾和生死的別離,卻也只是簡單地敘述之后便轉入了葬禮的場景之中。僅有的幾次爭吵,也不過幾句便結束了,和現代狗血的劇情相比,顯得無比克制和高級。
因為它聚焦的更多是人物內心的變化。這是一個鄉村歌手,如何告別失敗的陰影重新擁抱熱愛的故事;是七年未見的女兒,如何用愛維系著回憶的故事;是一對孤獨的孩子和母親,如何敞開心扉接受新的生活的故事。我們看得見情節的激烈沖突,也習慣了浮夸的喊叫才能宣泄而出的情感,而這些隱與地殼表面之下的情緒,無疑是更難表達的。
電影把情節,尤其是重大轉折的情節盡可能地淡化,卻在細節的刻畫上不留筆墨。看完電影之后,你并不會感到困惑,你能清楚地看到人物的變化,同時你不會去糾結在情節上,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人物的心理變化上,你達到一種釋然與諒解,開始感謝上帝溫柔的憐憫。變化都是發生在一些細節當中,有如一顆種子,那么細小卻有著巨大的力量,就拱破了泥土。
其中有幾個細節讓我記憶深刻,全劇最大的一個情節應該是,當主人公被回憶糾纏著,并且被拒絕見自己的女兒之后,接踵而來的是他人對于自己才華的否定,他心亂如麻,甚至控制不住自己與妻子爭吵起來,最終奪門而出,來到酒吧之中,又聽見前妻的歌聲,心情愈加煩悶,他開著車輾轉到另一個酒吧,路上粗口不斷,差點出車禍,最后他進入了一個商店,帶了一大瓶酒回來。
這一系列的場景,自然而然地讓我們想象到——他必然再一次選擇酗酒,從影片的第一幕開始,他就是一個狼狽的酒鬼形象,中途也一再鋪墊過,曾經的他,因為酗酒,發瘋一般要殺死自己的前妻,這也是導致他家庭破碎,流落到一個偏僻的收費站的原因。
然而再一次出現的時候,是他深夜回到了家中的情節。他誠懇而帶有歉意地解釋:“我去買了一瓶酒,但是我一口都沒喝,我把它們都倒掉了。”我們可以理解他煩悶的原因,卻難以得知他最終做出這個選擇,內心經受了多大的掙扎。就這么一筆帶過了,但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他的妻子也沒有多問,只是說:“你吃東西了嗎?我給你做點東西吧。”然后他們就開始討論起是否要熱一下剩下的湯了。
這一處理方式是如此地貼近生活,卻又是如此耐人尋味,愛人之間的信任和生活的所有幸福,就都在這一個細節里頭了。
下一個細節也同樣動人,繼子就在這一刻從自己的房間出來了,他抱怨自己的母親:“你不是說好他回來了,就叫我嗎?“我忘了。”“好吧。晚安!”
這個細節幾乎要讓我哭出來,我聯想到自己小的時候,家人離開之后,晚上不睡覺,一定要等到家人回來才安心。但我滿以為此時他會撲上去,訴說自己的擔心和思念,或者是要求一個大大的擁抱,但是電影的處理讓我驚訝,孩子只是說了一聲晚安,他就去乖乖地睡覺了。
這部電影之所以動人,就在于他描摹出了真實的生活,雖然故事可能不存在,但是每個人都相信,對,這就是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
這也是經典之所以為經典的原因,現在我們的屏幕之上,充斥著大量的粗制濫造的電影,不僅僅是主題上的淺薄虛浮,情節上的狗血,甚至全片連一個動人心弦的細節,要找到都是難上加難。一道屏幕清楚地把觀眾和電影區分開,讓觀眾無論如何就是不會入戲,反倒會哈哈大笑。
寧靜最近接受采訪說,有一次她表演,已經在演了。但是導演卻說,你怎么不演呢?寧靜心想,這到底要多么夸張才算演啊。
這的確是國產電影、電視劇的特點之一,情節怎么激烈怎么來,青春就一定要墮胎,愛情就一定要車禍癌癥,折騰到死去活來,所有人物宛如不具備智商一樣,為了什么都可以沖動地不顧一切地往前沖。讓人看一個熱鬧,同時腦海中不停地冒出問號:“這是什么鬼?”接著就再無感覺,當真變成了一部鬧劇。與此同時,演員也再無演技可言,只是用盡力氣地瞪眼睛咧嘴。
這部老電影,重新喚起了我對生活的敏感,我相信這些細節就是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生活不像是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里寫的,就是可以不顧一切,就是快意恩仇,就是可以歇斯底里地發泄,只擁有詩和遠方,而全然沒有眼前的茍且。這部電影處處都是克制的表達,當主人公和妻子吵起來的時候,妻子說:“你不要朝我大喊大叫,你會把孩子吵醒的。”這是母愛的隱忍與克制;女兒問主人公,你還記得那首歌嗎?他說忘記了,卻在女兒離開后,輕聲哼唱起那首歌,這是父愛的深沉與難言;妻子牽著兒子的手離開,留給他和女兒足夠的空間,這是愛情的包容與溫柔。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這些虱子可能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多、還要難纏,會逼迫你,不斷地想要逃避,沉醉在酒杯里。但是更存在一些東西,或許是愛情,或許是親情,或許是信任,或許是熱愛,會讓你把那一瓶酒全部都倒掉。它們會提醒你,生活終究是華美的袍子。
電影結束在主人公和繼子在原野上打橄欖球的畫面上,他們把橄欖球丟過來,又接過去,然后一起笑。妻子在房子里安靜地看著他們,原野上的風輕輕地吹著,天空寬廣無垠,云都很自由,生活就是這么平淡而美好啊。而這部電影,也是這樣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