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年10:瑤里古鎮游(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年初二,不能去走親戚。于是,趁著陽光正好,氣溫正好(明天開始降溫),全家自駕出游。選了就近的瑤里古鎮,來回一百六十公里左右。老爸老媽姐姐姐夫老弟和我六個大人,還有外甥和外甥女兩個小孩,擠一輛車出發。

一路上四周群山。老爸和姐姐指著某些山說出有熟悉的名字,被開挖得變小很多。也路過些小時候記憶中的村莊。那些山,那些村莊,以前都是用腳步丈量著通往大姑家。那些路,在記憶里特別坑洼崎嶇。而當姐姐指著馬路邊不遠處可見的村莊,說是大姑家時,我滿腦袋的不相信。

這些年的變化的確大太。山路都變成了馬路,村莊里的舊房子都變成了漂亮的獨門獨院別墅,也都通了自來水,家家戶戶各色家電齊全,村里的小汽車也越來越多。村里勤勞的人們比以前富裕多了。人們外出務工辛苦一年,留老人和孩子在家。當過年的時候,村里又熱鬧起來。

一路上看見好幾個搞生態旅游的村莊。“現在有好山好水就是好地方”老姐說?!耙郧榜R路邊很多酸棗樹,都沒人吃?!甭愤^一個做酸棗采摘的旅游區時,老媽說?!耙郧坝可剑ㄎ覀冩偅┻€有我們村的田,那時候涌山還沒開發”聊起昨天爬的那座山,其實是我們村的山(所以,昨天爬山我們不需要門票)。“當年下涌山(我們村)是一座城堡哇,攻打不下來”姐姐說?!昂髞肀怀恕崩习终f。“那我們村歷史還蠻悠久的吧?”我來了興趣,好想聽故事。一路上,就這樣閑聊著??粗巴獾奶炜贞柟庹?,車窗開啟小縫的風吹亂我的發,低低和緩又熟悉的音樂,“幸?!倍謴奈夷X海里跳出來。

幸福這種感覺很奇妙。不是精心策劃下宏大場面,不是金錢買買買的毫不猶豫,有時候只是一些最簡單元素的合成,甚至簡單到一抹陽光一縷清風一本書一首歌。

就這樣“幸?!敝?,看著窗外的群山,心里默默和著旋律,聽著跳躍又連續的聊天,漸漸看到更大的山,碧綠的水,雪白統一的徽派建筑,離古鎮越來越近。

可惜,和所有名聲在外的古鎮一樣,商業化越來越嚴重,污染也越來越嚴重。

一進古鎮,就是那條貫穿整個古鎮的瑤河。水不是很清澈,冬季的河流有些干涸。有村民在河邊洗衣服,河岸兩旁有垃圾,河岸旁的水里也漂浮著垃圾。青石板的小路倒還是很有感覺,只是兩旁密集的小商鋪小飯館一下就把我帶回了現世。

那些磚瓦老房子,有些的確有些年頭。有些人家,在門口搭起小攤子,賣些特產。我看向廳堂,烏漆麻黑的?!斑@還不算很老的房子,以前的老房子都是有天井的,不會這么黑”老爸說。有些文物建筑,門是鎖著的。還有一家,大門敞著,屏風上寫著“私人住宅,請勿闖入”(或許也不是屏風,而是一面木墻就像我看過的老屋)。青磚青瓦,老式房屋??雌饋硇U大的。

沿著青石街,參觀的第一個地方,是一個宗祠。外面的牌坊應該是后建的,大門很有特色。木門,高高石門檻,門檻和門之間有六七十公分的空隙,很納悶關門時那一截怎么辦。宗祠蠻大的,有兩進。后面那進屋子,最里面正中擺放了一張老祖宗的畫像碑,然后是一塊塊刻滿宗族姓名的石碑,雖然是“吳氏宗祠”,但是碑文上是各種姓氏,這和后面看到的“程氏宗祠”不一樣。(后來進了個類似宗祠的老屋,墻上貼寫的七十二世程氏名字全是程姓。我還問起老爸,我們村程氏現在到了幾世)

在橋上的亭子里歇息補給時,我向河流的兩個方向張望。往上游深處去,風景還不錯。于是,繼續往前走。路過一個個巷口,老爸說,“這不就是和俺們那的弄子一樣嗎”。巷子窄窄的,凹凸不平的大小青石,我想起來村里的青石路,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往上游走到河水越來越淺處,跑到河床的河卵石上。越往上,水越清澈,也越安靜。環境很不錯。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