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女兒真乖。
這是我從小到大從別人嘴里聽的最多的一句話,每當這個時候我媽總會笑的很開心。
其實我很怕我媽發脾氣的,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乖。
在我為數不多還記得的小時候記憶里有過兩次我不乖得回憶。
一次是我不讓我媽上班。那時候我很小,只想媽媽陪在我身邊,但那時的她沒有時間也沒有本錢,小時候家里窮,爸媽不得不要早出晚歸的工作。小時候對爸爸的記憶不多,因為他要到外地去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才回來一次,見沒幾面就要離開。所以,我對媽媽有一種很大的依賴感,那一次我記得是我媽答應帶我去玩了,那是我期待已久的一天,可是那天早上的一通電話打亂了計劃,我媽她不得不上班。我還清楚的記得,那一次,我哭的好兇,用小小的身板子擋著門不讓我媽走,因為那是我好不容易等來的跟媽媽去玩的機會,我不想就這么沒了。于是我哭,哭是當時我唯一能做的事,后來是我外婆把我拉開讓我媽走的,那時的我還很聰明,知道我媽下樓了,我就跑到陽臺上哭,試圖呼喚我媽回來,結果我媽真的回來,但是是把我罵一頓外加幾巴掌屁股才又回去上班。
另外一次就是我前一晚作噩夢被嚇到,第二天說不要去上學,賴在家樓下不肯走,而我媽又快遲到了,最后我媽也是以罵我來結束這場鬧劇,記憶的最后,我是坐在自行車后面聲音也不敢放大哭著回去上學的。
漸漸的,我就開始明白了大人的謊言,我慢慢的也就不會再鬧了,同時我也就學會了悶在心里。長大之后就更加如此,我從不跟我媽講心事,我媽生氣,我也是靜靜的讓她罵,我不反駁,不哭也不鬧。然后我媽就更加的生氣,一直在說我。卻會會在晚上偷偷躲被子里哭。然而這就是我從小所學會的乖。
我乖乖的上學,乖乖的做作業,乖乖的吃飯,乖乖的睡覺,乖乖的長大。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的順利,我成為了乖孩子,但我卻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了。就這樣直到了大學
才有所改變,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乖,這個字我是真的不喜歡,因為我認為是沒主見、不堅定、沒作為的意思。嘴巴甜的小孩會被說機靈,成績好的小孩會被說聰明,愛動的小孩會被說活潑,似乎是什么特點都沒有的孩子才會被說乖。
乖的孩子其實都是心很敏感的孩子,他們過早的學會了看人臉色,過早的知道怎么壓抑自己的想法做大人希望他們做的事情,過早的涉入到大人們的世界,在他們本應該好奇玩鬧,培養自己獨立思維的年紀里,我們大人過早的給了他們所謂的常規。我不知道其他類似的人是不是也這樣的,但這就是我自己的經歷,我的想法。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小孩,但我希望我以后的小孩不這么乖。
我說的不乖,并不是說要成為熊孩子的意思,而是一種相對于獨立的乖。當與大人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他可以不用顧慮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是能理解大人的想法而不是接受大人給他的概念。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