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開學的忙碌季,除了正常報名升入更高一個年級的學生,這幾天活躍在校園中的還有一群特殊的身影——轉學生。
下午,一個轉學的小男孩,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了我的辦公室,他的手上拿著一張學校剛寫的“接收單”。看到這張單子時,我莫名煩躁起來,特別是孩子的爸爸用油滑又稍微有些得意的語氣告訴我,他是找的某某某的關系時,我的煩躁中又多了幾分厭惡。他只不過想證明,這關系很鐵,我不能拒絕。
他邊說,我邊翻看著小男孩的作業,潦草的字跡,還有他轉學的測試卷,一個大大的40分,相當刺眼。一系列的問題開始闖入我的大腦:他來自離學校不遠的郊區,聽說這里的孩子普遍習慣都很差,這肯定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好教,學校要成績的時候,又是個老大難,為什么偏偏要分到我們班,又一次“大人物”和家長的私下交易......
這一系列的問題在我腦中打著轉,我更加煩躁,以致,我根本無心去和他們交流。
可是,作為所有普通一線老師中的一員,我幾乎沒有選擇和拒絕的權利。
于是,給他登記,填表,收費,然后讓他們去教室看通知,選座位。
我想我當時是相當不淡定的。
下樓回家時,再次想起那個始終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的小男孩,竟然有所愧疚。
當時面對他的時候,想來我應該是完全忽視他的,滿腦子的是“功利”的想法,恨不得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想辦法丟出去,我甚至都沒好好去看看他的長相,他有多高,問問他的愛好,喜不喜歡新學校。我當時在他的眼中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好老師吧!
想到這里,更加的自責了,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卻也慢慢地喪失了關注”人“的能力,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個孩子之外的各種‘功利”,這里面或許有著一個老師的無奈:不斷變大的班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只要再多加一個,老師身上的重擔就要加重許多;還有不斷被強調的成績和隱藏在背后的競爭,接受一個成績不好的轉學生,就意味著日后一系列的麻煩;還有面對一些“關系”交易的無奈......所以,我們的眼里越來越容不下一個活潑潑的生命,我們首先必須用各種標準去衡量他,可是,他又有什么錯?
回到家中,心情平復了許多,打算寫下這些文字,反思自己,也對那個新同學鄭重地說一句:“對不起,新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