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來源于坐在我對面的一個德語教習小組:一個年輕小伙兒用流利的英語教兩個外國人德語—一個禿頭中年男子和一個披頭巾的年輕女子-兩人學習態度非常認真,而小伙兒也特別耐心,場景十分融洽。從我的觀察中,我只能攫取到這些信息,而這其中卻包含有多種可能,比如這個小伙兒本身可能并不是德國人或者以德語為母語者,比如這兩個疑似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可能是來自敘利亞或者土耳其的難民,又比如這個非德籍小伙兒為了幫助難民更好地融入德國社會自愿為他們教授德語。
? ? ? 用英語學習德語,這讓我想到我現在每周二晚上做的事情:用德語學習法語。用一門外語去學習另一門外語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因為你不能像用母語學習外語那樣在兩者之間直接架起一座橋梁,而需要多拐一道彎,多穿一扇門,多費一番周折,但最終也都殊途同歸,以至于你能夠在這兩者之間也架起一道橋梁。
? ? ? 有一次跟德國室友聊天,說到我學習法語的經歷。他說他之前也學過法語,是在英國用英語學的法語,因為他就是想嘗試一下用一門外語去學習另一門外語。我說,其實我之前對法語并沒有什么興趣,是因為找不到俄語課和韓語課才勉為其難決定學法語的。室友聽到俄語似乎很激動,說他也特別想學俄語,因為俄語不是用拉丁字母書寫的語言。我告訴室友這也正是我對俄語和韓語感興趣的原因,我甚至對學習泰語和希臘語有濃厚的興趣。
? ? ? 十次法語課到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了,可是我學會的大概也只有發音規則和規則動詞的變位規則,連數字都還沒學完。我感到這和我當初在華科學德語的狀況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自己研習;第二,對法語始終提不起興趣。對學習法語的熱情與學習德語的熱情完全無法比擬,兩者有著天壤之別。當初對德語學習的狂熱讓我一度萌生了轉專業去德語系的瘋狂想法,而如今學習法語卻依舊找不到學習這門語言的樂趣所在。
? ? ? 不知道以前聽誰說法語是世界上最嚴謹的語言,因而很多英語國家的官方文件都是用法語寫的。我覺得這完全是造謠。因為很多情況下,說話者的同一句話可以表達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而這其中又不包含語法和發音錯誤,不知道哪一點能表現出它的嚴謹。以前在國內還聽很多人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聽起來很舒服。我覺得這完全是人云亦云。沒有比較過全世界的上百種語言,有什么資格說法語就是最美的。
? ? ? 然而,就算我多不喜歡法語,也不得不承認,在學習它的過程中我對法國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想,每一種語言當中都蘊藏著一個民族的思想精髓,想要真正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除了去融入其中切身感受它的風土人情之外,學習它的語言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而將兩者結合,大概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得承認,我沒有精力,沒有足夠的時間,當然也沒有必要,去把每一門我所感興趣的語言都掌握透徹。但我會用我的方式去慢慢認識這個世界,慢慢擴增自己的腦容量,慢慢豐富自己的見聞,健全自己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