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情緒失控,是吃飯的時候因為婆婆喂兒子吃飯我看不下去,和婆婆爭執了起來,連同老公也牽連了進來。過后想想,其實我自己帶兒子的時候,也是有喂她飯的。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根源應該是我從心底里對老人的教育喂養一直持否定的態度,所以她做什么我都覺得是錯的,我之所以會這樣覺得,還因為從小在農村看慣聽慣了太多關于婆婆媽媽的家長里短,包括我媽媽對爺爺奶奶的控訴,所以從一開始,我從心里就是排斥和婆婆相處的,所以才會發生那些從月子里就開始的不愉快。其實老人的教育和喂養方法也不一定不對,盡信書不如無書。本來她這次來幫我帶孩子之前,我想的是家里的事兒讓她多做主,包括家務,孩子,買菜做飯她能做的都讓她多做吧,我騰出更多的時間工作學習健身不是挺好的嗎?但不知怎么,那天情緒就那么失控了,自己簡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失控還因為,老公每每插話,總是要向著婆婆一邊,導致自己孤立無援,很是惱火。如何避免自己再次因為類似事情失控: 1多想想失控的后果,失控了,和婆婆大吵一架,家里鬧的雞犬不寧,影響自己和他們的心情,影響我和老公的工作,特別是如果婆婆不給我們帶孩子,工作日接送孩子會成為我們最大的煩惱。而且我也不想孩子成長在這樣的環境里。2孩子怎樣都會長大的,坦白講就算我一個人親子教育,也會有各種問題,比如很多時候我還沒有婆婆對孩子有耐心,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的,婆婆帶他雖然有很多不足,但婆婆也還算比較年輕也識字兒,把老公兄妹三人培養成本科和碩士生,而且她不愛發脾氣很有耐心。3工作對我也很重要,孩子越來越大,對我的依賴會越來越少,該放手就要放手。4上學時語文老師總是會說我多愁善感情緒化,當時不覺得有多不好,慢慢才知道,自己情緒上的不理智,性格上的任性,其實是一種能力的缺失,是元認知能力低下的表現。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了太多太多的煩惱,比如我其實很了解老公的脾氣秉性,他喜歡與人辯論,遇事喜歡講道理,其實正說明了他邏輯思維能力比我好,而我卻喜歡以一句:家庭不是講理的地方搪塞他,而他的性格弱點就是,他碰到我這種不講道理的人,會非常生氣,我明知道他就是這樣的人,卻總是要故意不聽他解釋不講道理的打斷他,每次氣得他都想撞墻。而他生氣,自然會飆出一些我不愛聽的話刺激到我,惹得我自己也很生氣。如此,情緒就是這樣控制了我的大腦,攪得我們全家雞犬不寧。而我,明明知道事情就是這樣的,卻竟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現在想想,這真的,實在是一種能力的缺失。需要有意識的訓練,克制,最終讓自己具備這種控制情緒的能力。感謝笑來老師,讓我寫下來,梳理自己的思路,認識到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2關于孩子元認知能力的訓練,首先,我應該對他更有耐心一些,上行下效,我要想孩子做個怎樣的人,我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再通過我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他向正確的方向邁進。
3關于老公,我既然知道了他的缺點,想必他沒有我認識的深刻,我就應該告訴他,并且心平氣和的跟他解釋,他若不聽,我也不用著急,慢慢的等他去成長,本來分享這個事兒,就是強扭的瓜不甜。
4關于元認知能力在社會中的作用,課題就比較大了,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習實踐總結,就目前來講,我覺得,自己在社交中應該三思而后行,理解領導及同事朋友客戶的要求,再努力達成別人想要的結果,同時永遠不能停止學習,永遠不能停止提高自己,像前幾章笑來老師講的,越努力越幸運,讓自己變成自己和別人的貴人。
5如何把思考未來,自省反思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反思不行。首先還是元認知能力的提高,才能認識到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兒,腦子里有了這根鉉,怎么堅持就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兒了,比如我看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也認識到了每天寫作的重要性,我想記錄對我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方式,其實記錄于我,可能比很多人簡單,因為我本身是個情緒豐富的人,從小也喜歡寫日記。但是這遠遠不夠,我應該慢慢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自己不夾帶感情的理性思考客觀陳述的能力,希望可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這一點兒,真的要像思辯能力很強的老公學習,他總能擺事實,講道理,說明他一直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