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極富傳奇色彩的浙商元老級人物,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溘然長逝。
作為中國前首富,宗慶后算是一個大器晚成者的典型,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生強者。但在42歲之前,他幾乎默默無聞,跟這個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一樣,只是簡單地活著。
然而,轉機發生在1987年,也就是宗慶后42歲這年,他開始承包校辦企業,這是建立娃哈哈商業帝國的第一步。事實上,直到五年后,娃哈哈這個名字才真正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如今,從蹬三輪車賣雪糕的篳路藍縷,已經整整過去37年,而娃哈哈也成長為千億帝國,創始人宗慶后并在2010年、2012和2013年三度問鼎中國首富。
可貴的是,即便貴為中國首富,宗老爺子出差拖著拉桿箱,坐動車二等座,乘坐飛機經濟艙,更讓人落淚的是,他腳上穿的居然不是油光蹭亮的高檔皮鞋,而是一雙布鞋,一年的消費不超過5萬元。
不僅在中國,估計在世界富豪里面,也是絕無僅有的吧。是宗老消費不起嗎?
不是的。這份艱苦樸素的作風,充分展示了宗慶后先生不忘初心、富不忘本的企業家精神和高尚品格。
在那個遍地都是商機的時代,按理說許多人都可以抓住時代紅利趁勢而為,事實上并沒有。
這也是宗慶后的可貴之處,就是作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和那個時代的弄潮兒,他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遺產。他的價值與意義,早已超越一瓶水,一家企業和一筆財富。
宗慶后先生離世后,包括我在內的全國許多網友都仍沉浸在悲痛之中。
作為中國優秀企業家的代表,他的人格魅力連昔日有些爭執的馬云都嘆服不已,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的馬爸爸也送來挽聯:“人生搏擊四十不晚,開拓者精神;創業千難夙夜求新,企業家本色?!?/p>
很多人都說,這副挽聯可以說是對宗慶后一生的真實寫照了。
宗慶后先生四十多歲白手起家,一手創建了娃哈哈,一路走來,三十多年不斷開拓創新,把娃哈哈做成民營企業的標桿企業,不愧企業家這個稱號,也無愧于時代強者的榮譽。
與此同時,與宗慶后先生交往密切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親密寫下一份吊唁信:
“您是改革開放時代的弄潮兒;您是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急先鋒;您是現代浙江商人的優秀代表。我們多次一起研究,為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獻計獻策。您在兩會期間的提案很接地氣,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您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的崛起與發展開疆拓土,您是第一代浙江商人的楷模。
噩耗傳來,悲痛萬分。我為浙江失去一位商界領袖而悲惜,我為娃哈哈企業失去一位創始人而痛心。我堅信您的智慧與英明;堅信您對后事有了合適的安排;堅信娃哈哈的明天持續繁榮。
安息吧,我的朋友宗慶后。”
在遍地是商人和投機者的今天,我們為何懷念宗慶后?
其實宗老不算高壽,去世時只有79歲,但在生命最后階段 ,他還在思考如何讓企業基業長青?
同時,盡管娃哈哈集團已經是知名大企業,但宗老仍堅持經營管理的“四不原則”——即不上市、不融資、不設副總裁、不做房地產。
眾所周知,很多企業之所以急著上市,就是為了圈更多的錢。而宗老醫生踐行不上市的理念,就是在為老百姓考慮,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擔心他們買了股票打水漂了,這是何種良苦用心,這樣的家國情懷和樸素精神,值得我們世代流傳。
我們之所以懷念宗慶后先生,如果非要一個理由的話,我想這個理由足夠了!
總之,來自全國各地的追悼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致敬宗老先生,愿一路走好!
斯人已逝,傳奇謝幕,但精神永存。
——END——
在別人的故事里,品味自己的人生。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