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茫然又想充電的我,機緣巧合下報名了齊帆齊老師的第三期寫作課。
在第二節課上,收獲了一段來自連岳老師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當你不知道做什么時,最好的辦法是什么都去做一做。你的天賦與偏好,在這過程中起作用,慢慢集中到你有興趣的地方,這像一場大雨將水珠均勻灑向地面,它們最后向低地匯集。”
一直以來都很茫然,愛好很多:唱歌(僅限于在KTV)、畫畫(臨摹還湊合)、DIY玩偶(自娛自樂),當然也包括寫作,可是沒有一樣能拿出手,或者通俗點兒說,沒有一樣可以用來換口飯吃。
我從上初中起就開始寫作,高興了寫,不高興了也寫,后來中途斷了好多年,近兩年才又想把這個愛好撿起來,可是卻有些茫然無措,無所適從。因為覺得已經生疏了呢,而市場又變化太快,我很害怕。
有位親戚覺得我多才多藝,他曾經問過我:“你今后打算往哪條路發展呀?當歌星還是當作家?”看著他認真的樣子,我真的相信他是善意的,可是我卻哭笑不得,自己那點兒水平,當哪個恐怕都沒戲。
所以多年以來,我一直處于不知想干什么和不知能做什么的懵懂狀態。齊帆齊老師分享的這段話突然讓我醍醐灌頂。
寫作,當然是堅持寫作。
我的思想還守舊在給報刊雜志投稿卻總如泥牛入海的階段,可現在誰還看什么報刊雜志呢?有空也是掏出手機刷刷刷啊。
有句話說得好:有愛好是好的,如果愛好能賺錢就更好了。
有位朋友從小就學畫畫,倒不是她有多喜歡,而是家長希望她以后當畫家,高雅,有名譽,有地位。懂事的她這么多年也就堅持了下來,從5歲到25歲,一百多塊一支的某牌子的筆用了不知多少支,紙也是撿好的買,還有什么雕塑、顏料等等和一些我不知用來做什么的工具。可最后,她卻選擇了和畫畫毫不搭邊的一個工作。問她為什么,她說親戚給介紹的,輕松又多金,就去了唄。
我問她到底愛不愛畫畫,她聳聳肩說,也許。
過了一段時間,我和她一起逛街,偶然進了一家賣畫具的店。她徜徉了很久說:“小時候不知到底愛不愛畫畫,只是覺得要對得起爸媽給我買的那些筆啊紙的,后來學進去了覺得每次畫畫時心都會很寧靜,再后來有點兒成績了,就覺得的確也算是唯一的愛好了吧,畢竟這么多年的業余時間全都奉獻給了畫畫。后來不畫了,也終于有了時間,去學滑雪、架子鼓、插花,卻怎么都沒感覺,還是覺得畫畫好。”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她卻指著一大摞包裝精美的東西說:“你看,現在都是電腦打印出來的圖案,只要你往里填完色就成了幅油畫,多簡單。真不知我練了那么多年畫畫有什么用。”
“所以你是要放棄這個愛好嗎?”我問。
她說相反,她決定辭職,然后找一個專門畫畫的工作。
后來,她告訴我,她已經在一家游戲公司找到了工作——畫人物和場景。而且工資不菲。
她快樂地說:“當你不知道人生還有什么可能、不知往哪兒走時,靜下心來沉淀一下,時間會給你答案。”
是的,如果她還留在之前那家公司,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她會得到這樣的快樂嗎?
而回到我的身上,我到底該不該堅持夢想,在文字的道路上前行呢?
我想,如果我還沒有遇到齊帆齊老師、沒有報名這個寫作課,我還在茫然著。但當我已經樂意為之付出金錢、時間和努力,我想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再借用齊帆齊寫作第二課里的一段話——史蒂芬·金說:“寫作是一種實踐。如果你能夠持續十年每天舉重十五分鐘,你就可以打造出肌肉。如果你持續十年每天寫作一個小時,你會變成一名優秀的作家。”
十年,我想我還是有的吧。
所以,時間不但能夠給你做出選擇的建議,還能讓你看到希望。
那么,就從今天開始,此時,此刻,努力寫起來吧。
(齊帆齊寫作課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