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結束了年假,該往那個拼搏的城市前行,去往路途的車上,仿佛有一種幸福的羈絆 ——溫柔的 牽掛,溫柔地牽著你的雙腿,輕輕拭去臉龐的離別淚,透過車窗,看著窗外熟悉的一寸寸風景,留戀成雙,都說,近鄉情更怯,原來是真的。
幼兒園時,從學校到家的路只有大約一百米;初中時,從學校到回家的路程大約三百米;高中時,學校到了縣城,離家更遠了,回一次家更難了;大學時,更是到了另一個城市,半年才回一次家。但不管去的遠方多遠,回時的目的地永遠不變,那是家,一個永遠期待你的地方,不管你是多落魄亦或多風光,這里永遠是你的港灣,為你遮風擋雨,不求回饋。
下了車,回到了美名為第二故鄉的地方,這城市太大,我只能仰望,只怕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原諒我的膽怯,我太怕迷茫,太怕找不到方向,小心翼翼地適應著環境,應付著身邊的人,再后來熟悉了環境,看似熟悉了一切,卻唯獨感覺缺少了什么,對,是家,是久別的家鄉味道,我開始尋找,尋找心底的那份獨特,但終究還是找不到獨屬于家的溫暖感覺。
到了回家的日子,心里的那塊缺陷好像突然被填滿,暖暖的,找到好久在另一個城市沒有找見的味道,很甜,甜到了心里。
不是說第二故鄉是多么不好,只是久違的感覺沒有那么強烈,這兒記錄著打拼的點點滴滴,似香茗,苦中摻雜著些許甜,而故鄉卻是似烈醰,是那樣強勁,撞擊著五臟六腑。
看到窗外的流螢,憶起少年往事,有幾多可笑,幾多可惱,不知為何,今夕會想起太多,或許遠行方有一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