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別人的夢想
————慢點書友會分享記錄(7)
時間:2015年1月31日
參與人員
@Feat、@五月、@大band-clown、@燕子、@糖心、@MissYou、@阿jie、@犇魔王
書單推薦
@Feat推薦《拆掉思維里的墻》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習慣,并不一定是正確的。
@Feat說到買房與租房的事情,與其在郊外買一套房子,還不如在市區租一套房子,用上下班的兩三個小時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說到租房子,很多人覺得無須租的房子花費太多的心思,其實不然,房子是自己每天住的地方,自己有責任將租的房子也搞得干干凈凈,應該添置的設備還得添置,應該去修補的地方還是去修補。
小分叉:@阿jie就說到英國人在淇澳島租了一間農屋,本來家徒四壁,什么都沒有,但是屋子的租金不是很貴,便一口氣租了十年,花了錢裝修,現在就變成了一間窗明幾凈的房子。
@Feat:嗯,這間屋子我也進去看過,裝修的效果還相當不錯。
@五月推薦《五十度灰》
@五月本以為這本書是小清新,但正如@犇魔王劇透的那樣,這是一本小黃書。
小分叉:話說@犇魔王的涉獵還是挺廣的呀。
@五月說這本書開頭其實是很少女心的,講述了一位「瑪麗蘇」少女遇上了以為霸道男,前面的劇情都是很言情,但到達本書的四分之一之后,正當那位少女決定將身體奉獻給霸道男的時候,劇情急轉,霸道男拿出了一份調教協議,上面列出了各種的調教清單……
好吧,劇情介紹到此。
小分叉:什么是瑪麗蘇?
瑪麗蘇,即Mary Sue的音譯。瑪麗蘇(Mary Sue)一詞原出于國外的同人小說圈,某外國作者創造了一個名叫Mary Sue的虛構女主角在自編的星際迷航(Star Trek)同人文里盡情YY,諷刺那些對原作毫無了解、捏造事實的同人作者,因而名聲大振,這個虛構名字也成為了自戀的代名詞。
@五月解釋,實際上就是那些全世界圍著轉,有錢,多人喜歡,粉紅系的女主角。
P.S.瑪麗蘇的對應男主就是「龍傲天」,聽名字有木有一種狂拽屌炸天的感覺?
@大band-clown推薦《法式誘惑》
@大band-clown說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法國人對待曖昧的態度。舉個例子,法國人對總統玩曖昧表示理解,認為這是一個人的正常表現,證明這個總統有體力,而美國人則對美國總統玩曖昧表示不可原諒。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法國艾菲爾鐵塔的建造。當時法國有支持有反對,但后來反對派為什么倒戈了,就是因為支持派將艾菲爾鐵塔比喻成了一個叉開雙腿的女人,將燈光比作衣裳,將鐵塔的每一截都比喻成女人身體的一部分,法國人看到這樣的比喻突然覺得還不錯,于是就通過了。
小分叉:我在google上查「埃菲爾+性暗示」,沒有得到更多的資料。
@糖心推薦《南方有令秧》
@糖心說這本書其實可以叫做《明朝女明星和經紀人的故事》,講述一個商家少女令秧嫁給一個大家族,但丈夫早死,家族便強逼令秧自殺,以此獲得貞節牌坊,但是令秧不從。此時有一個好心人幫助,同情令秧的遭遇,成為她的戰友,想方設法為她爭取生存的時間,贏得貞節牌坊……這個故事較為復雜,這里就不說了。
小分叉:@MissYou對貞節牌坊產生了興趣,于是
貞節最早指有純正高潔的道德觀念的女性。后狹義指“貞節牌坊”,通常是古時用來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長年不改嫁,或自殺殉葬,而符合當時年代道德要求,流傳特異事跡的女性,為其興建的牌坊建筑。
每一處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個活潑潑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
經過金、元、明三代對貞節觀念的極端倡導,在進入清朝以后,貞節的含義變得十分偏狹了,似乎成了一種宗教,非但夫死守節成了天理,未嫁夫死,也要盡節,偶為男子調戲也要尋死。
@MissYou推薦《細小》
@MissYou說了在讀這本書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她去參加一個宴會,宴會上一個老師在講課,這個老師十分勵志,講課的時候容光煥發,總會讓人覺得她在發光。她說她小時候是一個三差女,她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的紡織女工,別人問她夢想,她也就這樣回答,她沒有覺得不妥,別人也認為她這個樣子也只能當個紡織工,但是當她參加一節音樂課,一位老師對她說,你的歌也唱得不錯哦,這句話激發了她的信心,她就覺得她的人生還有另一個選擇。后來,她進入禮儀領域,成為一名很好禮儀培訓師。
所以說,不要嘲笑別人的夢想。
小分叉:國際友人說什么都是狗屎會不會太狗屎了?
小分叉:一個孩子說長大要拿數學諾貝爾獎,你能告訴他數學是沒有諾貝爾獎的嗎?
小分叉:為什么沒有諾貝爾數學獎?
1.諾貝爾認為數學不屬于應用科學范疇,不會給人類帶來任何利益;
2.當時在數學領域內已經有了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數學獎,叫斯堪的納維亞獎(Scandinavian prize).
3.諾貝爾有錢任性,我設什么獎干你什么事?小分叉:阿jie講了一個關于國際友人的故事,@MissYou又說了個《甲方乙方》的段子……
小分叉:羅永浩說不被嘲笑的夢想不值得實現。@Feat
小分叉:龐麥郎與夢想的故事。@Feat
小分叉:贊美與《法式誘惑》插圖的故事。@Feat
小分叉:贊美別人和自己覺得爽的關系。@大band-clown
小分叉:贊美首先是自己很爽,然后副作用是讓別人很爽,最后讓雙方很爽。
@阿jie推薦獨立雜志《夠用就好》
@阿jie路過雞山村發現里面的住戶的居住條件比較簡樸,居民一間房就一盞燈,一部電視,說得好就滿足,說的不好就叫將就。而外國設計師的屋子也幾乎這樣,但完美得令人不敢相信。現實的生活跟紙上的生活還是有差距,這本書就仿似是作者自己寫給過去自己的書。
【一期一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