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二寶上吉他課,取電動車的時候,不小心車支撐忘了踢掉,一下刮到我的大腳趾,十指連心,痛得我差點扛不住,假哭了幾下,強忍淚水,知道哭也沒用,還要著急趕時間上課,只能抽出一張紙巾包住止血,一路上通過自己的胡言亂語來減輕傷口給我帶來的疼痛。趕到目的地再稍微處理,半邊腳趾都青了,指甲里隱隱有淤血,家里也沒有碘酒,一直到晚上做檢測時才去買。幸好結了痂,晚上沖涼就沒有了感覺,睡前才有時間讓張先生幫忙擦藥。
睡前帶大寶閱讀和晚誦,明顯感覺到他的態度消極,平時不說讓眼睛休息,不說保健,一到學習就愛搭不理,兩眼一閉美其名曰保護眼睛,還找一堆理由,各種事各種杠,我針對這個問題直接表達出來。讀一篇文章,不是踏踏實實地把注意力放在文章本身,不去留意文章的文字給自身帶來的感受觸動,文章好,好在哪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就好像一個工匠鑄劍,不是關注踏踏實實地敲打本身,總是一下又覺得柴少了,一下又覺得怎么沒準備水?敲個三二下又放下去干別的去了,敢問碧血劍什么時候能鑄成?
這些問題如果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說不提,你是不是覺得理所應當?是不是要帶著這樣的態度面對?你會越來越大,是不是覺得如此對待陪伴你身邊的媽媽是正常的?可以理直氣壯地理論,理論的依據是什么?尾巴翹得老高?實際上呢?你的關注點在哪里?你的收獲在哪里?你是否有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態度悄悄發生著變化?
他聽著我的話,一會嚴肅地聽著,一會又覺得好笑。說這些短期內或許并不能改變什么,但至少表達的是當下最想說的,而不是藏著掖著,默默鬧心卻又愛莫能助,導致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這也不是我想要的。希望他能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而我呢,借此機會練習正常表達,不說教,不啰嗦,只說事實,表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