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萬萬沒想到》點映那天,發著燒,腦子混沌,就記住了唐僧這一句話。
突然想起一個好友在我們久別重逢后見到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如果分別時能好好說句再見,我也不至于遺憾多年,總像有根刺扎在心里,拔也拔不掉。
少年派里有句經典臺詞:人生到頭來就是不停地放下,可最痛心的是沒能好好的道別。
一
初中畢業前夕和朝夕相處三年的好朋友因為一件小事鬧翻了,中考結束后學校組織一起照畢業照,本來想著那天去和她示個弱和好如初,結果那天等到最后她都沒出現。
照像時,不顧老師的反對,我堅持在我旁邊留下一個空的位置。
想起三年里我們一起打鬧,一起玩笑,一起逃課,一起捉弄某個極討厭的男生,一起做著青春期里叛逆的事。快樂時一起分享,悲傷時一起分擔。教學樓后面的操場見證了我們數不清的歡笑,承載了我們道不盡的悲傷。
那時年紀小,不太懂得分別。想著我們那么好,一起說著要永遠,怎么可能會分開。
后來輾轉知道她高二時隨父母去了異鄉,后來我們依然沒有任何聯系,后來我們彼此都成了彼此的遺憾。
如果知道會永遠不見,為何當初沒有好好說再見?
至少可以有一個好好的擁抱,至少可以對著對方說謝謝你陪了我這么久,至少可以許諾多年后的相見,至少可以給對方留下一個告別的笑容。
江淹在《別賦》里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連告別都不會好好說的我們,生生將遺憾植入血液,在很多想念友情的深夜里,獨自言說。
二
一個哥們八月十五那晚深夜在朋友圈發張月圓的照片寫了一句話:再也回不去了。
這個哥們高中畢業就去了美帝。
在美帝讀書、工作、定居。
他說父母從小就告訴他好男兒志在四方,告訴他不混個樣子就不要回來。第一次獨自去異國他鄉,機場送別,他眼里含淚,被父親斥責說沒出息。
后來的一次次送別里,他漸漸學會了隱藏情緒,云淡風輕。好像他只是像上高中那樣早上出門晚上還會準時出現在家門口。
他說后來幾年母親曾經電話告訴他父親退休后經常去他小學門口坐著,一坐就是幾個鐘頭。
有幾次父親晚上失眠,大半夜翻箱倒柜找他小時候的照片,摸著他的照片默默流淚。
他知道父親嘴上說著討厭分別時卿卿我我,其實他比誰都希望好好告別,比誰都希望他回來。
他覺得這么多年自己越來越討厭機場,討厭送別,討厭一觸即發的感情。
在外多年,看多了外面的世界,父親當年的話一語成讖,他再也回不去了。
年少時沒學會好好告別,那些拖著碩大的行李箱決絕不回頭的畫面,那些在飛機上蒙著眼罩默默流淚的畫面,那些母親告訴他的父親思念他的畫面在他心里不斷循環,成為他多年來心里擁擠在一起的結。
三
我朋友栗子姑娘要回老家堅持和小黑框先生分手時,表現的十分決絕。
QQ拉黑,電話號碼換掉,所有公眾平臺加入黑名單。
臨走時,連幾點的火車都沒告訴小黑框先生。
原本想著自己會慢慢忘掉他,未曾想越想忘的人卻越忘不掉。
原以為時間是最好的藥,未曾想卻始終無法治愈那些細微的傷痕。
栗子說《非誠勿擾2》里開頭那對夫妻的離婚儀式雖然看著夸張,但是她覺得很有道理,好好的告別好過于太多說著狠話分開的怨偶,告別過去,重新開始,也是一件特別美的事。
而每每想起自己和小黑框先生最后的分別,總是懊悔的想扇自己幾個耳光,怪自己年輕不懂事,怪自己作的厲害,怪自己心狠,連個告別話都沒有,就這樣生生將自己和他的一切聯接毫不留情斬斷,卻在接下來的歲月里,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愧疚。
告別有時候并不僅僅是一種儀式,在很多時候,可以撫平彼此的情感,可以讓彼此更加坦然,更有力度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四
出去旅行時經常會碰到一些特別投緣,他鄉遇故知感覺的朋友。
那次在拉薩大昭寺門口一見如故的小扎西才13歲,阿里人,跟著父母一路朝拜來到拉薩。雖然還是個孩子但是扎西卻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成熟,而且懂的特別多,他告訴我他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我們一起討論某本書中的人物,討論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電影,討論去他們學校支教的女老師哪個最漂亮,討論他的夢想……
短暫的相遇后面臨的是漫長的離別,臨走那天,我去找扎西,請他吃布達拉宮門口很有名的酸奶,告訴他要好好讀書,好好長大,好好完成自己的夢想。
心里很清楚,此去一別,再見即是奢望。但是那天天氣很好,天空一如既往藍的醉人,我們互相擁抱后用力揮手,裝作看不到彼此眼里閃爍的淚花,笑著一步步離開。
五
小時候,覺得離開一個熟悉的環境,告別一些好朋友都讓人難過的無法接受。
后來慢慢想明白,當分別變得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能做的事就是不留遺憾。
《神雕俠侶》里,楊過和小龍女的分別是“十六年后,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的篤定信念。
《滾蛋吧,腫瘤君》里,熊頓最后的告別是“希望你們大家好好活下去”的真誠祝福。
《放牛班的春天》里,老師最后的離開是“那漫天灑落的寫著音符的紙飛機”代表著我們對老師最誠摯的敬意。
無論是生離還是死別,無論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跟離別的人好好道別,跟剩余的時光好好相處,跟過去的自己好好言和,這些都是最棒的、最沒有遺憾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