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朋友打電話來讓我幫她兄弟糾正一下心態、改改愛抱怨的毛病。
“這兩年什么都不順,就越來越愛抱怨啦,隨時都在抱怨,一片葉子掉落在頭上也要唧唧歪歪的---簡直惱火到了極點---本來脾氣不好就已經不討人喜歡啦,現在更是走到哪里都討人厭---你像幫你的鄰居一樣幫幫他好嗎?他太愛面子,說明白了我怕傷他的臉面自尊。”
幾乎是她話音剛落我就回絕了她。
我確實曾經在對方不知情無察覺的情況下悄悄幫助過一位重度怨婦改掉了愛抱怨的毛病。這人是跟我住一個單元的鄰居,到現在她都不知情。之所以能在她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助到她,是因為她想改變的意愿相當強烈。然后,她的怨毒來源不復雜。
她家有四兄妹。她爸是個愛喝酒的泥瓦匠,她媽是個大字不識的家庭婦女,一家六口人靠她爸一個人的工資和她媽偶爾能掙到的一點零錢(比如幫糖廠洗裝白糖的白布袋)生活得很艱難。在她印象里,她媽從來都是邊忙碌邊罵個不停,上天入地、沾邊不沾邊的全都罵個遍。
——在罵聲和怨恨聲中長大,一直被苛責,從來沒嘗過被肯定被贊賞的滋味——盡管她很痛恨,但她媽媽的怨毒和苛責還是種進了她的心里,于是她也成了一個人見人怕的怨婦。
拔除她的怨毒不難:對她的優點予以肯定、贊賞,讓她建立起自信,有自尊自愛的意愿,同時調正她看待人事物的眼光方向,把她的聚焦點從陰暗面轉移到光明面。
一個人自信,眼光正,心態好,心里的霧霾就會散去。而一個人有自尊自愛的意愿,就會對自己有要求,就會自律——于是她不僅病好了,人也越來越好。
病情不復雜,意愿強烈態度端正,然后經常能碰上,方便糾正,所以我能幫上她。但她這兄弟,我真幫不上。
那小子曾經來我們公司做過一個多月的暑期工,不僅愛抱怨,還無擔當,特別愛推卸責任,明明自己做錯,也要把責任強行往別人頭上推。過后我曾提醒過她:你這兄弟病得不輕,趕緊治療一下,不然將來走入社會不僅自己難,別人更煩。
她聽了表示無奈,說因為不是一個媽生的她不好說話。然后就是以為我說的過于嚴重了,“確實是性格脾氣不太好,又愛面子又吃不得一點點虧---家里誰的話他都聽不進去。管他了,等他跨入社會跌幾個跟頭就知道改了。”
我只好閉嘴不再說什么。
一個人慣于推卸責任可不是愛面子吃不了虧這么簡單,究其根源是責任感出了問題。心理學家斯科特研究認為,責任感出現問題有三種病狀:一種是為自己強加責任,把原本不屬于自己的責任強加于自己身上,這種叫神經官能癥。與之相反、不愿承擔任何責任、慣于推卸責任的叫人格失調癥。還有一種是二者兼具,叫人格神經官能癥。
神經官能癥好治,人格神經官能癥雖然麻煩但也比人格失調癥好治。
我告訴她,這三種隨便哪一種都不是見幾次面,引導、開解、糾正一下就會有所改變。更何況她兄弟患的是最難治的人格失調癥。而且,心理治療講究配合,醫患雙方但凡有一方勉強、不積極,都治不了病。
這一點最為關鍵!
“---所以,必須跟他好好談談先做他的思想工作?”
“是啊。”
“---沒想到這么麻煩。”
“確實麻煩。”
不僅麻煩,還很痛苦。
——
看心理醫生不是件簡單愉快的事。很多人在這個認識上有誤,以為心理醫生是心靈按摩師,以為心理治療會是個輕松讓自己舒服的過程。
但是不是。
心理治療的目的是讓患者擺脫煩惱走出困境,但治療過程既苦又難一點也不輕松。要做心理治療,必須要有以下幾點認識。
1,幾乎人人都有心理疾病,只不過程度和時間不同。所以,有心理疾病不是什么羞恥的事情,不要有負擔,要正確對待。
2,做好長期治療的思想準備,因為很有可能過程會漫長。
3,心理治療必須打開心扉,醫生會要求你把隱藏在心底的隱私和傷痛挖出來評估、審視,這時不要有抵觸抗拒,不要認為跟自己的病無關,心理疾病的成因極其復雜,醫生的要求不會是無理要求。
4,做好迎接痛苦的準備。不僅隱痛傷痛會被挖出,你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各種觀會被打碎重建。這個過程相當痛苦,是黎明前的黑暗,咬牙挺住,走過去你才能迎來曙光,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5,心理治療無捷徑可走,不要妄想能繞過一些讓你感覺痛苦的路障。積極配合是盡快取得療效并能縮短療程的唯一途徑。
有了這些正確認識后,接下來要做的是挑選心理醫生。
公司里一個離婚后老是不在狀態的小伙曾悄悄跑去看心理醫生。跑了三家醫院,見了四個醫生,回來后偷偷跟我說,姐,感覺你比他們還像醫生。
“那都是些什么呀!四個醫生,兩個賣藥,一個賣書,還有一個倒是什么也不賣,貌似聽我講話也比那三個更有耐心,但是開口后跟我賣弄一大堆名詞------我來治病,又不是來學名詞------看了四個,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反正,這種看病的經歷太不爽啦!”
我寬慰他說,在你不了解、且又不好意思或是不愿意尋求幫助的情況下,選擇醫生的第一步確實只能靠證書和履歷。
那么,如何才能挑選到又好又適合自己的醫生呢?
1,不要被金光閃閃的證書蒙騙。這年頭最假最不能代表能力的就是證書。看看你周圍,有駕照的人多了去了,但有幾個能稱得上是合格的司機?有廚師證的多了去了,但又有幾個人是能真正站灶揮舞鍋鏟的?同理,心理醫生也一樣。
2,不要被大嘴吧啦吧啦談起學術來一套又一套貌似相當牛的醫生蒙騙。根據歷史經驗,能吹的大多不能打。不要被那種說不上幾句就拍胸口各種保證的醫生蒙騙。請注意,一個合格的心理醫生首先必須得是個心智成熟的人,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不會有愛炫耀、信口開河這些不成熟的舉動。
3,如果有推薦當然好,但是治得好別人的不一定也能治得好你。因為心理治療要求醫患雙方氣場要和、也就是感覺要對、情感能對接得上治療才可能有療效。所以,即便是別人推薦又有病例證明,你還是必須感覺好才能放心地投入治療。
4,除了有智慧和氣場相符,這個醫生還必須有愛心。有智慧和愛心就是個合格的、好的心理醫生。智慧愛心再加上跟你氣場相符,就是又好又適合你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