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章



? ? ? ? ? ? ? ? ? ? ? ? ? 前言:想起要在網上查查祖父何蘭蓀的生平


祖父何蘭蓀在北京“東北義園”的墓塚,為治理整頓之需1996年被統一處理,遺骨簡單地堆放了18年,最近得悉,已在新建的“東北義園得到妥善安存(見上圖)。凝視網上傳來的照片,感概萬千。無論如何,作為晚輩心事一樁總算了卻。

從此想到祖父何蘭蓀的生平。何蘭蓀的晚輩,到我這一代,沒人具體知道他的生平。父親是從來閉口不談的。譬如說,世居北京、祖籍丹徒的何蘭蓀為什么安葬在“東北義園?沒人知道。197210月,我第一次去北京看望姑母何珪——何蘭蓀最寵愛的小女兒。何蘭蓀62歲去世時(1939)9歲。我去看望她那天,她喝了一點酒,想說一點家史。但剛開了一個頭,我倆就抱頭大哭,她怎么也說不下去了。(一位曾是民國初期內務部次長兼北京市市長的女兒,在抗戰初期北京淪陷、家破人亡不能不淪落到孤兒院收養的家史回憶,怎能不悲痛欲絕。)說好的下一次找機會再談,但從此再也沒有下一次。

這是一個縮影,一個時代民族的苦難和階級“斗爭的避諱,可以讓人不愿意或者不敢談論自己的家史。如今,上一輩都已經去了,何蘭蓀的生平,就我所知,只有一個大概。第一,他曾在清末民初做過不小的官。第二,他曾長期在黑龍江從政,對黑龍江民情政務很熟悉。第三,他從事文職,精于國學,擅長文案,喜歡書畫。

能否進一步搜索到他的生平和經歷?這就想起要在網上查查。作了一點嘗試,算是對晚輩“球球(我的孫子)的一點交代。希望得到同輩和晚輩的勘誤、補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雨軒 ? ? ? ?201505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何蘭蓀史料互聯網檢索


一、輸入詞條“何煜(清末民初政治人物)”,能夠從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檢索到大體一致的結果:

百度百科:

中文名何煜

別名 字南孫,一字蘭孫

出生地 江蘇丹徒

出生日期1877年

逝世日期1922年

何煜(1877年-1922年),字南孫,一字蘭孫,江蘇丹徒(今鎮江)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何煜是清朝監生,曾任工部主事、黑龍江全省學務總辦、黑龍江墾務局總辦、黑龍江巡撫程德全的文案。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他歷任江蘇都督府秘書、國務院秘書、政事堂機要局僉事。1914年6月,他任黑龍江省龍江道尹。1919年12月,他任內務部次長。1922年6月,他調任教育部次長,7月去職。

參考資料:

章伯鋒主編,北洋軍閥,1912-1928,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年,第441頁

詞條標簽:

人物 , 中國歷史人物 , 政治人物


維基百科


何煜

何煜(1877年-1922年),字南孫,一字蘭孫,江蘇丹徒(今鎮江)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生平:

何煜是清朝監生,曾任工部主事、黑龍江全省學務總辦、黑龍江墾務局總辦、黑龍江巡撫程德全的文案。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他歷任江蘇都督府秘書、國務院秘書、政事堂機要局僉事。1914年6月,他任黑龍江省龍江道尹。1919年12月,他任內務部次長。1922年6月,他調任教育部次長,7月去職。

著作:

何煜《龍江公牘存略》

參考文獻:^

章伯鋒主編,北洋軍閥, 1912-1928,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年,第441頁

查 論 編:北京市市長

......(略)

附:中華民國 京都市政公所督辦(1917-)

朱啟鈐 → 王揖唐 → 謝遠涵 → 張志潭 → 蒲殿俊 → 錢能訓 → 朱深 → 田文烈 → 張志潭 → 齊耀珊→ 高凌霨 → 張國淦|高凌霨 → 程克 → 顏惠慶 → 龔心湛 → 吳炳湘 → 朱深 → 鹿鐘麟 →何煜→ 沈瑞麟 → 何成浚

......(略)

二、百度百科、維基百科有關“清末民初政治人物何煜”詞條的整理,引用了相同的文獻《章伯鋒主編,北洋軍閥, 1912-1928》。因而兩者內容、文字描述基本一致。此外:

1、 維基補充了何煜的著作《龍江公牘存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影印版)。該文獻是何煜在黑龍江行政期間上書清廷和民國政府,有關東北移民、拓墾、戊邊等政策建議和實施報告的文案實錄。進一步檢索《龍江公牘存略》,得知這些文案迄今在外務及東北開發政策研究中依然受到重視和引用(*1附:高強《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輿論述略》摘錄)。網絡檢索還發現,除《龍江公牘存略》之外,何煜還有其他的專著留存,如《黑龍江墾殖說略》[M]黑水叢書本,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2073,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補充。

2、維基在讀者“查、論、編”條目中,增添了民國成立至今(1912-2013)“北京市市長”名錄,補充了何煜1919-1922年間有一段就任民國內務部次長兼“京都市政公所督辦”(與北京市市長相當)的從政經歷。

3、通觀百度、維基“何煜”詞條的記載,查閱清末民初與何煜相關的人物詞條,可見何煜與另一位長期駐守東北的軍政人物程德全之間的關系密切,1905年,45歲的程德全在東北戍邊15年,統領軍政大權,暑理黑龍江將軍。同年,27歲的何煜在黑龍江已歷任全省學務總辦、墾務局總辦。1907年,程德全暑理黑龍江巡撫,何煜任黑龍江巡撫文案。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程德全被任命江蘇省都督;何煜被任江蘇省都督府秘書。1917年,二次革命失敗,程德全退出政界,避居上海,以禮佛為事。5年后,何煜去職,隱居北京,以書畫為生。

4、百度百科與維基百科均有何煜“曾任工部主事”的記載。遍查晚清“工部主事”所有的任職名錄,沒有“何煜”的記載,也沒有找到何煜“曾任工部主事”的其他依據。倒是查到1922年內務部古物陳列所(故宮博物館的前身)有一份《內務部古物陳列所書畫目錄總目》,目錄的總編纂者,是時任教育部次長的何煜。可見何煜精于書畫是實。

5、 何煜的生卒年份,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均記載為“1877-1922”。但據何煜直系后代口傳,去世年份不是1922年。1922年6月何煜調任教育部次長,7月“去職”。不再從政的何煜居家以書畫為生,過了17年的隱退生活,1939年去世,享年62歲,安葬在北京“東北義園”。(何煜去世時,1930年出生的小女兒何珪9歲*2。)

又,百科中何煜“一字蘭孫”,應為“一字蘭蓀”(見現存北京市“東北義園”東六室墓碑刻名)

? ? ? ? ? ? ? ? ? ? ? ? ? ? ? ? ? ? ? ? ?----雨軒 ? ? ? ? ? ? ?2015年4月28日

*1附: 高強《民國初年東北移民實邊輿論述略》(《學術研究》2014年第10期)摘錄

......(略)

黑龍江省龍江道尹何煜曾經指出東北問題的嚴重性,揭露俄、日兩國的侵略野心和行徑,認為若聽任事態發展下去,東北有“坐令外人攘為殖民之地”的危險,為改變現狀,何煜認為應實施“移民實邊之上策”,使“浮民無業而有業,邊地無民而有民”。[20]此外,在調節移民性別比例、注重家庭移民的問題上,何煜與章炳麟有相同的見解,他指出:“江省墾戶之積病往往春來秋去,不特傭工,單丁秋收后無所事事,徒步歸里”,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否則移民徒為形式,因此,“墾民移入之始不可不有永住之決心,攜帶家屬以立固定之根本”。[21]何煜與章炳麟均指出移民實邊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一大癥結,即關內男子常常獨身一人出山海關謀生,每到冬季返歸鄉梓,成為季節性移民,不利于邊疆人口的真正增殖,實邊效果也就有限,二人針對這一問題顯然有所思考,并提出了以上變通之建議。

......(略)

參考資料:

......(略)

[20]何煜:《上大總統條陳時事說帖》,《龍江公牘存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第213-214頁。

[21][43]何煜:《黑龍江墾殖說略》第四章(移殖),1915年鉛印本,第2、10頁。

......(略)

*2百科檢索者雨軒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家鄉,這個字眼對某些人來說,應該是是一種特別的存在,他不僅是一個地方,更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他養育了我們...
    全城停電的夜空閱讀 499評論 0 1
  • 旅行中最開心的莫過于吃到當地特色美食,這里有網友們推薦的特色小吃,你吃過幾個? 1.成都 甜水面 @井道:超級愛成...
    好吃的呆獸閱讀 424評論 0 2
  • 李國民簡介 筆名:懷石 齋號:養真草堂 1968年生于黑龍江肇州縣。曾先后進修于中國美協高研班、北京畫院高創班、北...
    陽陽說畫閱讀 210評論 0 0
  • 久違的晴天,家長會。 家長大會開好到教室時,離放學已經沒多少時間了。班主任說已經安排了三個家長分享經驗。 放學鈴聲...
    飄雪兒5閱讀 7,575評論 16 22
  • 今天感恩節哎,感謝一直在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離不棄。 中午開了第一次的黨會,身份的轉變要...
    迷月閃星情閱讀 10,616評論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