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不是聽說,就知道哪天是。
本來打算去看電影的,結果喵子和自己都要加班,沒去成。
結局是覬覦了好久,高司令和石頭姐的《愛樂之城》,最終還是沒看成。
據說這是一部 曖昧關系看了想談戀愛,情人看了不會分手 的好片。
不過沒關系。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愛情,也太容易了些。你們都知道,太容易得來的愛情,FOX看不上眼。
怎么,你們以為我要推薦影單?
本來是有這個想法,畢竟,愛情作為人類情感重要組成之一,在影史場合中也占據了頗為重要的位置。
講青梅竹馬的悸動,有甜得清新脫俗的《怦然心動》;講成年男女的情動,有美到無可方物的《戀戀筆記本》;把成人愛情可愛萌化的,有愛情經典《初戀50次》;從小時候講到成年的糾葛纏綿的,有法國浪漫《兩小無猜》。
當然,還有很多氣勢如虹、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比如以《泰坦尼克號》、《羅密歐與朱麗葉》為首的悲情戀歌;或者以《燃情歲月》、《贖罪》作代表的歲月史詩。
可你們知道的,FOX一向就是個健走偏鋒的人。
所以那些你們都想得到的片子,又怎么會是我會特別推薦的呢?
愛,需要勇氣。愛一輩子,需要尊嚴。
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愛一輩子的故事,也是關于尊嚴的故事。
有一個畫面直到現在都深深地刻在FOX腦子里。
中學時期有一日下午放學回家的路上,東張西望的FOX突然看見前方有一對老人,他們佝僂著背,互相攙扶前行,不似顫顫巍巍,而是穩健而緩慢。
夕陽的余暉下,映出他們的剪影,不似朝陽金光萬丈,但卻足夠暖人心腸。彼時年幼的FOX突然就看呆了。
在別人仍舊幻想愛情雛形的年紀,我看到了愛情最后的樣子。
當時心下一陣暖流經過,不禁定定地望了許久,目送他們遠去。原來這就是古人口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它不再是一句文縐縐的詩詞,散發著戀愛的酸臭味兒,而是真情實意的感情流露,或許不再濃烈,唯潤物細無聲耳。
只是,若有一天不再,你會不適應。
于是我們看見,昔日健康而富有藝術生命力的老太太,一步一步淪為面目全非的樣子。
好像昨日還能一起去聽音樂會,討論誰人發揮出令人驚嘆的水平。今日便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力。
連最簡單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可她,曾經是多么智慧和驕傲的一個人呀。
又怎么能容忍看著自己身體一天天變壞卻無能為力?眼見自己逐漸成為別人的負擔而無動于衷?
這樣的生命,到底還有沒有尊嚴?
- 情況只會越來越糟,我們何必忍受這種煎熬?
- 你并沒有讓我煎熬。
- 別再騙我了,喬治。
- 站在我的立場想想,你就沒想過我會病倒嗎?
- 想過,但想象和現實有很大差距。
- 可是你慢慢好起來了。
- 我不想繼續了。
▼
其實真煎熬。
不知道誰更煎熬。
安妮作為患病者,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
看著自己曾經靈活的機體逐漸僵化,她不再擁有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洞察力,也不再擁有普通人的行動力和表達力。
當頭腦無法左右身體時,你才會感覺自己勢單力薄。當看到世界上最愛的另一半飽含關切又佯裝無謂的眼神,你才會發現自己是那么無力和脆弱。
她不敢再認鏡中的自己。
所以她比一般老太太還要『不認命』,堅持不和朋友談論病情,堅持不住院受醫生照顧,堅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拒絕老伴兒幫忙,堅持死亡……
我曾幻想過1000次如果自己成了植物人該當何如的畫面,《Amour》展示了其中一種。
喬治作為病人的另一半,同樣痛苦。
他的痛苦則更多是隱忍的,他不會放棄妻子,而要與她共進退,幫她克服萬難,看著她一天天好起來。
曾經聽過別人的故事。
生父病重入院,醫生說活不過一個月了,于是子女前去探望。當面言笑晏晏,對父親笑稱病情已好轉,不久便可出院。
臉上維持的笑容在打開院門扭頭離開的一剎那崩堤,瞬時泣不成聲,卻還要跑到病人聽不見的地方才敢放出聲音。
因為,他要留給父親生的希望,起碼也要父親開心地走。
其實,病人又怎會不知?自己的身體即便自己不清楚,可勞師動眾地來了一大幫人也該露出端倪了。
安妮清楚喬治的辛苦,哪怕他嘴上什么也不說。
喬治忍得辛苦,因為他愛她,所以看不得她受苦。
安妮病得麻木,因為她愛他,所以她才但求一死。
全片中最讓人心疼的一幕。
安妮拒絕喝水,企圖結束生命時,喬治強行灌水。安妮叛逆地吐水示威,卻意外遭到喬治的巴掌。
- 我快沒耐心了。
這個最愛他的男人,這個連護工給安妮擦身稍微用力都心疼到不行的男人,竟然親自動手打了她,毫不猶豫的。
這一刻,FOX的心跳好像停了一拍,你幾乎可以感受到老夫妻雙方的震動和悲傷,凝固了空氣,凍結了時間。
一個盡力救,一個拼命死。
他們都是為了對方好,卻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簡直讓觀眾恨不得代安妮死,求讓他們幸福。
有人說,情到濃時前情轉薄??蒄OX看來,安妮和喬治的愛情從未有一日變薄。相反,因為他們能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情意更濃。
喬治太愛安妮,也太怕失去安妮。他最怕的,是安妮自我放棄。他需要支持,也需要配合,而這些,安妮都給不了,除此之外也沒人給得了。
他想要安妮活著,安妮需要有尊嚴地活著。死神一點一點地從喬治手中奪走安妮,初及身體,后至語言,終及神智。
心疼孤獨又可憐的喬治。
所以,他做了一個最難的決定,當一次劊子手,孤獨面對這個世界,還安妮自由和尊嚴。
為愛。
如果他們對彼此來說是全世界,那么,失去了彼此,縱是擁有了全世界又有何益?
不知道你是否曾想過和愛的人分離的那一天。
因為愛,所以不忍分離。
當年信誓旦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到了踐行諾言的時刻,你們那么相愛,怎么舍得對方死?
《泰坦尼克號》海水漫進船艙時,那對相擁等死的老夫婦,他們這種魄力,有幾人能做到?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坏淖罴炎⒔?/p>
相反的,《驚濤大冒險》中出現的那樣,在生死一線互相拋棄的畫面顯得更加生動逼真。
FOX總是糾結,如果足夠愛他,那么應該在他之后死,這樣起碼他死的時候還有人陪伴。但又很自私地想,不行,要先死,不然一個人的漫漫長河該如何自處?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初看目錄,便聲淚俱下。
第一部? 我們倆都老了
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了
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喬治選了一個最殘忍的方式,親手結束了愛人的生命。
因為他知道,安妮的生命之火,已經燃盡。最后一絲靈魂已經飄走,留下的是一副『受困者』最為厭惡的軀殼罷了。
只是,過程太過殘酷,這世上大概沒有什么比親手殺死愛人更讓人肝腸寸斷的了。
喬治的愛沒有變質,他不是因為厭于照顧她,而是因為要放她的靈魂走,完成安妮最后的夙愿,哪怕自己千刀萬剮,也值了。
不想在這里談倫理問題。
看到知乎上有人在問鴿子出現的含義。
喬治捕鴿子
其實喬治寫給安妮的信里,清晰地解釋了這一點。
喬治對安妮同樣基于愛的放手,正如白鴿。喬治一直以為抓不住白鴿,是因為放不下對安妮的愛。當他終于放安妮離開,也就擒住白鴿。
- 我把他放了。
于是那個有靈有肉的安妮復現了。
這不是一個『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故事,安妮和喬治或許沒有留在最年輕的歲月,但看著對方一臉幸福皺紋的樣子,難道不浪漫?
愿天下有情人,終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相愛此生,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