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不想見一個人是因為不喜歡和ta說話?
有多少人會因為一句話就把朋友拉黑?
當你還以為交談就是注視、點頭并用微笑證明自己的專注的時候,你已經進入一個以為交談只需要反應的誤區。想要和別人更高效的交談,試一試下面的幾條原則吧!
1.不要三心二意,試著去融入當下的情景中
有些人交談時會三心二意,在聽對方說話時總是會干一些別的事情,并且在對方需要得到回應的時候說一些“嗯”、“知道了”、“還可以吧”之類無關痛癢的話,這樣做只會表現出你的不禮貌以及對于交談的敷衍,而對方就更沒有訴說下去的理由了,試著專注于當下所發生的事情。
2.不要好為人師
交談時總是會說“我覺得必須怎樣怎樣”或者“你這樣做是錯的”很可能使人喪失交談的欲望。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擺出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把自己的個人觀點放到一邊,在每一次交流的時候,都假定自己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這種接納會降低說話者內心的脆弱敏感,因而能夠打開說話者的內心世界給傾聽者。
記住,每個人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
3.使用開放式問題
試著使用“誰”、“什么”、“何時”、“何地”、“怎樣怎樣如何”等提問。比如我問一個問題:“這個蛋糕好吃嗎?”對方關注到的很有可能是“好吃”兩字上,他的回答將會是“是”或“不是”。但是如果問:“你覺得蛋糕怎么樣?”這時他可能回答,蛋糕太甜了,我喜歡蛋糕上的草莓之類的balabalabala,試著讓對方去描述,對方才是了解情境的人。嘗試問一問,“那是什么樣子”,“你覺得怎么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4.順其自然
談話的過程中想法會順其自然的流入你的腦海,而你需要把它表達出來。交談時很有可能對方的某一句話會使你聯想到一個故事或者一個畫面,這時候雖然表面上你在聽對方講話但是你的腦子卻是在想另外的一件事情。很有可能等你在提出一個問題時,這個問題對方之前已經說過了,而你因為腦袋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想法總是會向你不斷涌來,即使你無法阻止,也不要讓它在你的腦海里停留過多的時間。
5.不懂就是不懂
不要總是言之鑿鑿,顯得自己很專業。說不定哪次與人交談就遇到了專家,這樣只會使你的形象在對方的心里打上折扣。記住,謹言慎行!
6.不要把自己的經歷與別人比較
如果對方在說自己的工作上的困惑,不要就勢談起你是多么討厭自己的工作,這永遠不可能一樣,每一個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的經歷不會給對方帶來任何幫助。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不是討論你的事情,你不需要顯示自己多么了不起或是經歷過怎樣的痛苦。這對于這次談話一點幫助都沒有。
7.認真傾聽
卡爾文柯立芝說過:“沒有人會因為聽太多而被開除。”? 但與傾聽相比我們更喜歡說,因為說話會使說話者成為焦點,可以強化說話者的認同感,可以控制一切。但如果無法做到認真傾聽,你們就不會是真正的交談,那只不過是兩個人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地嚷嚷而已。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是為了理解而傾聽,我們是為了回應而傾聽。學會認真傾聽,這是重中之重。
8.簡明扼要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總是會為了聲明一個觀點,換著方式不停地說,不要總是重復自己的話,這會顯得咄咄逼人并且讓人覺得無聊喪失了談話的沖動。還要記住少說廢話,一些關于時間上的或是各個方面的細節,這些沒有人在乎,他們只在乎你,你是什么樣的人,我和你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用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自己想要說的內容,而這樣的交談就像恰到好處的迷你裙,足夠短能吸引人,又足夠長能蓋住胴體。
結束語:學著對他人感興趣,盡量少說話,放開自己的思想,做好大吃一驚的準備。試著做一個談話的高手,你將永遠不會對此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