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劍江湖
盧思浩 | 《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盧思浩治愈系列2)》,治愈,成長,傻X,苦逼,作死,孤獨,愛,不瘋魔不成活
從來沒有大清早起來看一本書,可能主要是太閑了。
我想說很多很多話,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關于這本書,最想說的是,原來真的有人也這么想,有些困惑和矛盾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糾結。原來這就是20歲的第一個大禮包啊。
前幾天在微信上看到盧思浩的一篇文,碰巧昨天就買了一本書。本來對「治愈」這個詞略抵觸,后來還是買了。
主要是竊以為,本人現處于待治愈狀態。一個暑假都要過去了還是覺得元氣大傷滿血復活無望。
八點的鬧鐘吵起來然后就一直到十二點,終于看完了。
我想,我可能好了那么一點點。
至少我知道我的焦慮,無所適從,拖延癥,抵觸,是從何而來,要何處安放。
主要是因為過不了自己心里那個坎。無論如何,我都要給自己一個誠實的回答,然而,此前并不能做到。
一直在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在尋找一個真正的自己。不斷嘗試,篩選,放棄,保留,擱置。
雖然整個過程聽起來有點裝逼的成分,然而我只想說一句,挺累的,也比較痛苦,答案也不見得能接受。
但是,這是我必須去做的一件事。
害怕以后后悔。
因為我相信「夢想」,「信仰」這樣的東西。堅信它們能帶來強大的力量。
關于生活
我慶幸的是,很多東西自己清楚地認識到了,比如要學會承認,要用力地活著,最缺乏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行動力。
當我回頭看的時候,確實發現一切都有跡可循。為什么會走上現在這條路,為什么覺得苦逼,答案很簡單,都是自己選的。很早就認清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從來沒有抱怨過。
「有些人努力只是為了變成普通人,有些人努力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有些人努力只是為了有所選擇,而大多數人的努力是改變不了世界的,但至少可以不讓自己被世界改變,至少不那么快就繳械投降。」我想,我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是為了有所選擇的少數人,也是不想太快被世界改變的大多數人。
和很多已經走上社會的親戚朋友聊天,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現實」。他們總說,「你現實一點,社會沒你想的那么簡單;再說了,夢想又不能當飯吃;娃呀,你太天真了……」又或者委婉一點,「嗯,對的,你這樣說沒錯,但是走上社會就不會這么想了……」
不能否認他們都是走過來的人,體會過艱辛和坎坷。然而,我只是想自己在直面這些困難以后,還能「不敷衍,不抱怨,不自卑,依舊熱愛生活,依舊努力做好身邊事」,對自己有個交代。
正如我知道沒什么人看還是要堅持寫文一樣。
偷偷說一個秘密,我想在四十歲之前印一本書,封面設計,排版,印刷,有可能的話,我想自己來。退一步說,有個電腦和打印機就夠了。紙張我想自己選。
深夜里可能也會有人讀著你之前寫的話,感動得想哭,那時候你一定會想感謝對方,然后說,沒關系,都過來了。不是只有我受盡委屈。
關于友情
盧思浩說,「有些友情是不會被時間打敗的造孽,但即便如此我們都不再像從前一樣能時刻陪伴時常聯系。惟愿你過得好,像你照片一樣好;愿你能順利,像你當時憧憬的那般;愿有人陪你顛沛,像你一直等待的那樣。來日相聚,再把當時的傻逼事兒和回憶下酒。」
這段話送給你,也送給每一個朋友。但是,要說兩件事,首先,來日方長,相聚就再說吧,有時候只適合在朋友圈里安好。其次,記住姐姐不喝酒,來杯檸檬汁。
有時候回憶是會騙人的。我記憶里閃著光,陪我度過漫長歲月和黑暗的,可能也不過就是那樣。在文字里矯情一下,好像真相也就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所以有些事情,如果我寫下來了,基本就成定局了。不會再想起,因為知道已經過去了。寫下來的,都是回憶。
我和一個姑娘一起八年。不是認識八年,是風雨八年。私以為總能捱到十年之約。
每一個突然,都是有無數個預兆的。你總是說很多事情我不告訴你,所以只能等我愿意的時候自己說出來,你說你愿意做我堅強的后盾,等我回來。當時感動的稀里嘩啦,這么些年肯定感情是不摻水的真。
然而就這樣吧。我還記得所有美麗的時刻。我們還沒有撕破臉。相處那么久,誰都清楚誰的死穴和雷區。如果真要下手,絕對是一針見血見血封喉。可是那樣就太難看了。
我不想說,是因為沒機會說。
我們討論過無數次各種話題,劇,文,男的女的,過去現在未來,開心的不開心的,吃,穿,住,旅行,夢想,生活。然而八年走到底,我只能和你談愛情和前男友。
我不想再這樣了。所以,停一下。
可能我也讓你傷心過后悔過放棄過。比如不接你電話不回你消息的時候。我覺得你會懂,因為我們說過男人都不可靠親愛的我們要相依為命。比如我說我沒有接任何人的不想跟任何人說話。你的側重點可能就在于,你居然把我放在任何人的行列。
又或者,我全都猜錯了。
相親相愛這么些年,有一瞬間感覺好像從來不認識你。又傻逼了。
關鍵在于現在我不想和任何人討論這個話題了,包括你。
有那么多方式可以找到我,我從來沒拒絕。唯一的理由是,你可能沒那么想要見到我。說這話可能確實有點作死的嫌疑。但我就是這么想的。
關于夢想
盧思浩說,「總有些時刻你會不再相信了,可在心底你又會有所追尋,可你又還是豁出去去等待去努力。在每一個追尋的過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誰都不知道明天是天堂還是地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現在努力,跑不過時間就跑過昨天的自己。不懼怕黑夜,是因為心里有光。」
我覺得越來越孤獨。本來并沒有什么不好。關鍵是我不認為自己現在的位置,算得上「高」,所以配不上「高處不勝寒」這樣的解釋。
可能還是不夠充實。看書少。底氣不足。我不聰明,還總是舍不得過去,所以可能走的太慢。
我相信能從自我找到安定的力量和堅持下去的勇氣,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那是我自己的力量,足以在黑夜里代替太陽。
每一個要走的人都沒挽留過。可能是因為太悲觀。從一開始就相信「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沒有什么東西能長久。
我可能離你越來越遠了,但是如果有天你要回來,還是那句話,我給你留了位置。只是春風畫卷九百里,我再也不用誰陪著去看了。我自己去。
我說,每個人都是生命里的無可替代。那么,一定是。
何況是真心感激每個人,或多或少教給我一些東西。
自己還是不夠拼,不夠勇敢,不夠堅強。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強勢的女子。我只是想獨立一點,畢竟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走得久一點。我還太弱。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坐下來,面對面聊一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時光沒有虧待誰。給彼此講個故事,好多年就過去了。往事都在風里,不抬手都散了。
關于愛
父母或者家人,可能應該是最溫柔的軟肋和最堅固的鎧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盧思浩說,「跟一個人太熟就會忽略他的感受,這是病,得治,否則總有一天你會心態失衡,你會瞬間完敗,你會被新鮮感沖擊得一塌糊涂。」我確實會記得一個陌生人的側影,忘記初中做最后一排的人是什么模樣;總是會想起一個偶然的人偶然的好,而把身后的忘得一塌糊涂。
有時候對照別人的標準看看自己,沒敷衍過誰,我給的,都是獨一無二的;真誠,推心置腹是一種習慣了;話說的很清楚,從來沒什么備胎;也講道理,偶爾會說「停,等下,讓我靜靜」。每一個離開我的人都真心地祝ta過得比和我一起的時候好。然而二十歲了第一次接收到有人說離不開我這樣的話第一反應是摻了水分。
誰離開誰都能過下去。
我補一句,只是過得好不好而已。然而我已經找到治愈失眠的辦法了。
聽過那么多道理,看過那么多故事,如果一定要說,可能就是我還是沒學會珍惜。我頭也不回地走,主要是已經放心了。沒有我你一樣過得好。
真相是我從來不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比較悲觀,但是足夠客觀。就算不按時吃飯我也能照顧好自己。
「愿我們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地愛過。」
有些事情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因為我已經沒有了想說的心情。
然而有些故事,就到最后再說吧。「夏夏」之后,再無長文。畢竟每次把自己剖開一次,都挺費事的。我還行,好著呢。
祝看文的你,也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