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一句話,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守恒的,包括你要遇到的和要失去的人。
只是有些人能量太強,你需要遇到若干個人之后才能抹去他從你的世界中路過的痕跡。
譬如,你愛的人。
陶立夏走遍各洲,足跡踏遍各個陌生的地方,不辭辛苦地去旅行。旅行是奔波的,勞碌的,有時候不見得會收獲心靈上的愉悅。偶爾還會因為身體,氣候不適,人生地不熟這些客觀原因,讓旅行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可是,為什么她還要萬水千山走遍?
只為忘記一個她愛的人。
其實如果你甘愿被一段變質的感情囚困,自愿畫地為牢。無論走到哪兒,你的心都不會獲得釋放和自由。可是,如何能甘愿放了自己?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情之一字,自古無解。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愛情 -
If ?equal ?affection ?can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one ?be ?me. 若深情不能對等,愿愛得更多的人是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H.奧登
她說,有一天我們都會不在的,我們共同度過的歲月,短暫而唯一的財富,也隨肉體一起消散。
“原來我們并不需要在不知名的神明面前長跪不起,才能參透生與死,失去你,我便什么都懂得了。”
失去一個所愛之人的痛,有幸我還沒嘗過。可是我知道另一種深刻的感受——求而不得。世事繁復,諸子百家窮盡一生絕學也沒能爭出一個統一的說法去權衡這個世界。
可在失去一個人后竟全都懂得,那需要愛得多深刻?
她說,得到和失去是形似的,或許根本就是一件事。所以拿起的如冰淇淋一樣的短暫甜蜜和放下的輕松暢快是對等的。
曾經他緊挽著她的手,手心溫涼,帶著恰到好處的濕意。后來他匆匆放開她的手,奔向另一座城市,擁抱另一個心馳的身影。那個時候的陶立夏為了忘記他,踏上了去往異國的路。
走的時候,她帶的會是怎樣的心情?
我們都曾愛過,所以都能或深或淺地懂得。
她說,愛也是一種試探,看我們付出多少不求回報,看我們堅持多久不問結果。所以,愛過就夠了。
關于愛情,用得到和失去來形容整個過程似乎過于簡潔。可是,不是說得夠多就會顯得多么深刻。說到底,就這么簡單。
? ? ? ? ? ? ? ? ? ? ? ? ? ? ?- 關于生活 -
愛情從不等同于生活,因為除了愛情,生活里還有很多可觀的其他。
我喜歡著書里這樣的一些片段。
“后來我在世界各地的咖啡與酒吧遇到獨自枯坐的中年男人,面前一杯冷掉的咖啡或者一只空了的酒杯,窗外是無窮盡的深夜。他們有百種面目,又或許是同一個人。”
說不出具體的緣由,為什么喜歡文字營造出的這樣的意境?也許,因為與此刻的心境重逢。冷而不凄,涼而不寒。浸在寂寥深夜里的靈魂,有著風一樣的灑脫,和令人駐足的沉默。
如同讀鐘曉陽的《哀歌》,“有種中年回首少年心事的惆悵淡泊,一如冬日夜半起身喝那杯擱涼的茶。”
“生命是一個,你不斷追逐尋找,然后一一放棄的過程。像快步奔向一堵堵高墻,然后再一步步后退。因為那些渴望,占有和疼痛,都不是你想要的。但只有擁有過,你才可以這樣說。”
讀這段話時,情緒不由自主有了波動。
只有當你擁有過,你才可以這樣說。只有當你經歷過,你才會反思地如此深刻。
這就是生活,你想要的永遠都是你未曾得到的。狠狠摔了一跤后,才會流著淚去珍惜地擁抱你擁有的。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解讀錯陶立夏想要表達的《練習一個人》,讀完此文,讀后感耽擱至今。因為思緒散亂一如書中破碎的情感,不知該從何說起。
這是一個關于如何忘記愛的故事。
想對每一個在愛里受傷的人說:“關于愛,我們想說的太多。希望你是真的從傷痛中走出去,而不是在騙自己。”
因為,生活始終向前,不曾停滯。
? ? ? ? ? ? ? ? ? ? ? ? ? ? ? ? ? —END—
我是梧桐,95后拼命少女。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關注,點贊加評論噢!么么噠~
寫走心的文,擁有滿滿的正能量。
我會在這里一直等待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