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再去寶峰山摘獼猴桃,十幾個人上山。一路竹籬瓦舍風光好,奇峰高樹藍天遠。走了兩個多小時,還沒有發現獼猴桃的蹤跡,或者有藤無果,已被前面的人采收完畢。于是他們分三批陸續返回。好不甘心啊!我們留下的三個人便以路旁的一棵僅剩幾顆果子的樹為線索,在周邊山上尋找,終于找到了好幾株獼猴桃藤群落。一顆顆獼猴桃飽滿緊實,又大又甜。收獲滿滿,正好一個人一滿背,滿載而歸。
三點左右下山,一路松林幽徑,倦鳥歸巢,鳥鳴山更幽。心情快樂愜意,幾乎忘了背上的重量。三人感慨:不僅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也是有緣分的。我們是與楊桃(獼猴桃土稱)有緣,所以才遇見了。否則空手下山,還是會有一些遺憾。不過如果我們沒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也不會有最終的收獲。
周六跟穿山甲去崇山看紅葉,從薄刀嶺上山,上行陡峭山路,草茂徑深。小徑兩旁野菊花開得絢爛,雨霧洗過,野菊花黃綠鮮妍,清新潤澤,暗香隱隱,讓我尋秋的心不再遺憾。
崎嶇陡峭的山路兩旁霧氣彌漫,山崖與山峰皆不可見。路邊偶有幾株紅樹隱現,但已顯枯敗,盛顏不再。但又因了這雨霧,遠觀仍顯風姿綽約,如夢似幻,別有一番飄渺的韻致。想起王維的《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應該就是這種意境了。
約兩小時上得山頂,空氣清冽凈爽,山風清涼冰潤但不寒冷。人在白霧中隱現,只見近處有枯藤老樹,村莊疏落,全在這一片雨霧中,似真似幻,潤澤迷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全是詩意。
崇山頂上的這一片村子,是張家界的高山綠色蔬菜基地,一塊塊田里種著大片大片的芫荽、韭菜、大白菜、……,茂盛、鮮嫩、整齊,非常喜人。這些菜吃起來應該很可口,有點饞涎欲滴的感覺。
大約三年前,我曾到過崇山一游。那次是走的大路,天氣晴明,陽光下層林盡染,紅得熱烈,黃得絢爛,褐得深沉,確實秋色無邊。
這一次本是慕名再來,沒有見到紅葉欲燃的景色,但是這種朦朧中若隱若現的詩意卻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別有一番無可替代的情趣。
人生,不過是一場場有趣的遇見,每一次都是不可重復的絕版,
遇見即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