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宅門》? ? ? ? ? ? ? ? ? ? ? ? ? ? ? ? 文||花滿院
? ? ? 我最近看一本書《冷浪漫》,里面有一篇文章《大宅門里探究竟》讓我頗為印象深刻。作者用心理學的角度闡述“宅”的定義和解決方式。
? ? ? 故事的主人公小卓是一個大學畢業的男生,畢業初期小卓的想象社會生活是那種輕松快樂的年輕人的生活,工作體面,賺足夠多的錢,買房買車交女友??墒乾F實生活中,有上司的責備、工作進度的要求、同事的競爭,這些都是無限的壓力和挫折。于是小卓便選擇回家做宅男,不工作,不出門,不與人交往,只上網。
? ? ? 對于小卓而言,出去工作的阻礙太多,但又希望自己一直受到寵愛,自己不費勁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承擔生活本身的負擔,受到傷害就將自己與人群隔離,躲起來釋放情緒。
? ? ? 一般我們對于某一事物的認知與自我概念不同時,自我概念就感受到威脅,我們便采取自我保護機制。
? ? ? 在每一個人的自我保護機制中有這樣一種情況,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會選擇放棄以成人方式解決問題,而退化到一種讓自己覺得困難較少、阻力較弱、較安全的情鏡中—兒童時期。我們讓自己虛擬到兒童時對別人的依賴,害怕承擔成人的責任,只想徹底的逃避。
? ? ? ? 我的朋友A孩子半歲,她說:“因為年紀到了便結婚,因為結婚了便生孩子,因為有了孩子便自己照顧。可是,我真的很疲憊,很累,經常想自己消失掉。我以為結婚就是兩個人甜膩膩、你儂我儂的生活,沒想到鍋碗瓢盆的瑣碎;我以為孩子就是天使,沒想到有時候是會折騰你的'惡魔',有時候我真的想甩掉一切人和事,一個人遠走高飛?!?/p>
? ? ? 我們不免知道,不論是誰、是什么身份,都會有過想逃避的沖動。
? ? ? 61歲的成龍說:“有時候我想,要不要哪天忽然就消失掉,自己背著包開著飛機去旅行?”
? ? ? 有兩個娃的姚晨說:“我有第一個娃的時候,就天天想離家出走,到了第二個娃的時候,還在想離家出走?!?
? ? ? 朋友A沒有遠走,她努力和現在的生活博弈;成龍沒有消失,沒有退休,62歲的他獲得第89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今年又有三部新電影即將上映;姚晨最終也沒有離家,她曬娃曬美曬事業,在生活的漩渦里打拼。
? ? ? 作者在文章里寫到既然選擇宅,為了健康宅,要做到三點:規律睡眠,有氧運動,吃的好。在我看來,這三點對于想好好休息的人來說是不錯的方法,是真的獨樂樂。然而,對于本質是想要逃避的宅,絕對不會是方法,我想,唯一可以與逃避對抗的是走出去,勇敢地走出大宅門。
??本文版權歸 花滿院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 ? ? ? ? ? ? ? ? ? —— T H E? E 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