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說:“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樣用閑暇時間,即閑暇定終身”
我沒太想過閑暇時間定終身養(yǎng)家糊口,所以沒去炒股票做微商,卻選擇了偏門雅技——金石篆刻。也不深入,只是偶爾無聊,借以打發(fā)時間。
其實最初原因是買了新書后,喜歡拿著自己在單位的名字印章在書上亂印,以此向外人說明此書歸我所有,萬不可打它主意。印的多了,又覺得方方正正的姓名印章太過無趣,何不自己刻個別名雅號,蓋到書上,那才顯得有意義,十足的小資情調(diào)!
于是便特意去文具店買了刻刀和刻石,回家后再網(wǎng)上百度了一下篆刻。
篆刻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jié)合的漢族傳統(tǒng)藝術(shù),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又稱璽印、印或印章等。篆刻講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統(tǒng)的理論,技法和審美取向。
想不到篆刻藝術(shù)博大精深!
不過無知者無畏!既不懂書法,又不知刀法,拿了水筆便往刻石上寫字,立刻又操刀開干。
記得第一個章刻的是女兒的名字“芊芊”,刻石大字也大,下刀自然簡單。一晚上便草草完工,興奮不已,蘸了簡易的印泥油便往書上印,前前后后印了好幾個。
后來又陸續(xù)刻了好多筆名雅號,仍舊不管書法與刀法,胡亂刻去,刻完又找書胡亂一頓亂印。
記得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去年學院搞了一個活動,就是每兩周要去聽講座一次,為防大家“漏課逃課”,特意制作了一個卡片,卡片上有方格,到了期末,每個方格內(nèi)需有一個下課后專人印的章才能算數(shù)。某一次自己突發(fā)奇想,我若把章自己刻出來,豈不是一件酷炫事情!
為求“高仿”,特意量了尺寸,跑去文四路的文具店買回了刻石。又將章印放大,研究其字體書法。萬事俱備,利用一下午在寢室里埋頭苦干,最后竟也弄出了個贗品,相似度85%以上。
拿去同學中炫耀,贏得喝彩聲一片!
最為有意思的事,此事不脛而走,好幾個鄰專業(yè)的同學,因為出差、參加比賽等等原因,還真向我打聽起印章的事。不過為了不“違法”,推說技術(shù)粗糙怕不能蒙混過關(guān),委婉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