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霧霾,除了戴口罩,開空氣凈化器,還能做什么?打開“污染地圖 ”APP,看看誰在污染我們的空氣!用你輕輕一點的力量,早日尋回湛湛藍天!(引自“污染地圖”官微介紹)
柴靜的紀錄片《霧霾之下》讓大家記住了12369這個號碼,也知道了“污染地圖”這款環保應用,昨晚由于下載量太大,服務器癱瘓,應用一直無法正常使用,今天終于可以使用,簡單體驗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體驗環境
體驗時間:2015.3.1
手機型號:華為榮耀6
操作系統:EMUI 3.0(Android 4.4.2)
版本號:未知(因為沒找到查看的地方,應該是1.x版本,官微透露2.0版本三月即將發布)
網絡:WIFI
產品定位
產品為北京市朝陽區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出品,這是一家非營利環境保護機構。
引用產品“關于我們”:
IPE開發并運行中國污染地圖數據庫,推動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促進環境治理機制的完善。
用戶人群:關注環境問題、關心自己身邊污染并想要參與監督的有心人士、環保人士
應用結構
導航頁
應用結構
產品細節
用戶主要可以查看具體城市的大氣指數,具體企業工廠的排污指數,通過社交網絡分享參與監督。
- 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我在體驗產品過程中出現了幾次意外中止的情況,在“地圖視圖”下查看時,只能看到各個污染數據點,地圖一直加載不出。
- UI和交互設計總體上較為粗糙,愿之后的版本有所改進
- 用戶成就積分系統不錯,有助于培養用戶黏度,將監督行為趣味化了
-
企業品牌評分、用戶關注等功能點有助于用戶更加感性地監督相關企業,形成長久的監督體系
用戶成就頁
總結
“污染地圖”以用戶參與監督舉報來督促相關企業控制污染排放(通過社交媒體),以積分成就系統來激勵用戶。
環保主題應用開始慢慢走進人們的視野,如何能真正抓住用戶痛點,幫助用戶更好地解決切身的環保問題將會是這些應用急需解決的問題。相信今后此類應用會越來越多,互聯網技術也將為環境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