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看過那篇《你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文章,但是最近還是忍不住的泄氣和焦慮,那些看過的書,參加的學習好像都白做了,但是接著讀《刻意練習》的時候,書中說:“心理表征可以用來為很多行業和領域做計劃,表征越好,計劃就高效”。看起來并無關聯的事情,但是透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在做計劃,在學習的路上種下的每一顆種子,踩過的每一個坑都是為了未來更高效的學習所打下的基礎,那到底什么是心理表征?
原文中比較晦澀的概念我就不搬來了,我們先來看看建立了某一技能或者某一知識的心理表征后,我們可以做到什么。
1、心理表征有助于我們找出規律
2、心理表征能夠讓我們預測未來
3、心理表征可以讓我們做到無意識決策
4、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釋和組織信息
5、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訂計劃
6、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學習
看到這里,你會不會更好奇心理表征到底是什么?
作者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其中有一個是患者因為耳朵痛和瞳孔一個小去了醫院看病,耳科專家診斷為感染,抗生素治療兩個月后,病情復發,病人再次回到醫院,醫生認為瞳孔的問題還存在,是不是眼睛的問題所導致,于是病人又去了眼科專家那里,但是眼科醫生無法判斷,于是將病人轉到專科醫生那里,專科生醫生是一位神經-眼科醫生,他立刻意識到,瞳孔小是一種特殊綜合癥的癥狀,卻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其他方面健康的病人患上這種癥狀,于是他問了病人幾個問題,最終找到了原因,舉起重物導致眼睛背后的神經受損,這種損傷傷害了眼睛放大的能力。
那專科醫生是怎么做到的,是因為他在這個領域掌握了足夠多的知識和經驗,這些可以幫助他更快地吸收信息,在判斷的時候,他也不是把這些癥狀作為獨立的信息來參考,而是把這些看做一個整體,比較接近的結果可能有很多,也可能只有一種,但是這一定更接近事實。
到這里,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出,心理表征就是我們在某一技能或者某一領域擁有足夠豐富正確的經驗和知識,它可能是具體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它們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且這個過程是遞進的,當你從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開始,逐步的往上攀爬的過程就是一個從普通人到專家的過程。
就像不懂音樂的人,聽音樂可能也只是聽出自己層面的好聽不好聽,但是音樂人就可以聽出歌曲中的調子,為什么要用這些樂器;就像寫作,普通人會覺得你寫的這篇真不錯,但是作家或者編劇一看,就知道你的文章是不是邏輯有問題,結構有問題。
我們再來看看這本書的名字《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那從哪里開始呢?
從建立心理表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