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你準備好了嗎?
首戰雅思閱讀8
2020年,對烤鴨們來說,是煎熬的一年。雅思因疫情停考,復考遙遙無期……
終于,雅思停擺半年后,在7月逐步復考。我(大三烤鴨)經歷了激烈地搶考位和緊張地考試,最終以還算不錯的成績順利“上岸”,完成了自己的7分小目標。
回想自己也在“屠鴨”路上披荊斬棘兩三年,從閱讀只有3.5分(對7個)的“小渣渣”到8分,有成長,有進步,雖然不大,但至少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今天,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反思自己一下。
01 個人情況
我是國內某知名大學海外分校的學生,即將步入大四,是一名工科生。這次是我第一次考雅思,主要是為了保研和畢業需要。雖然要求的分數并不高,但心里還是希望可以考得好一點,以備未來不時之需,也不枉費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大學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從來沒接觸過雅思。不過入學之后,學校在第一學期專門開了雅思課。經過半學期的摸爬滾打,我完美地在midterm中避開正確答案,最后閱讀只對了7個(3.5分)……
后來,經過學姐介紹,成了杬君老師的弟子,上了一期雅思單科專項和強化班。
02 閱讀備考小建議
重點來了!
下面,我就從如何做題、如何精讀以及其他平日備考建議三個方面來和各位分享一些閱讀備考小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于做真題
< 1 >
固定做題時間
真題是非常適合給烤鴨們用來做考試模擬的,但是劍雅真題的數量又非常有限,為了不浪費每一套真題,這里我建議大家的第一點,就是做每套真題時,都嚴格按照考試時間(1小時,包括謄寫答案)來把控,切忌拖延時間。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適應考試節奏,調整好自己的做題速度,這樣到考場上才不會手忙腳亂。
如果一個小時之內沒辦法完成,也千萬不要提前放棄,一定要堅持到底!否則,很容易在考場上產生消極心態。大家可以先完成做題并記錄實際用時,然后再想想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上可以加快速度:是因為閱讀速度太慢,還是做選擇題太糾結等等。之后再對這些方面進行訓練,逐個擊破。
< 2 >
養成自己的做題習慣
關于何時謄寫答題卡、先看文章還是先看題目等,這些取決于個人習慣。但我建議還是要養成一套自己的做題習慣,一旦養成做題習慣,就不要輕易地變化,做到“平時怎么做,考試就怎么做”。如果做題習慣比較隨意,容易在考場上因為試題難度浮動而擾亂了心態。
就比如謄寫答案,我一般習慣是做前兩篇時先把答案寫在試卷上,做完之后先謄寫兩篇的答案,而最后一篇就直接在答題卡上寫答案。因為有時前兩篇可能會消耗較多的時間,從而留給第三篇的時間不多,所以我覺得那樣可以省下一點寫答案在試卷上的時間。畢竟,對很多人來說,閱讀時間緊迫,能爭一分是一分,能奪一秒是一秒。
關于精讀
做完一套真題之后,不是草草地對完答案后就開始做下一套,而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套題。怎么利用?—— 做!精!讀!
其實我在接觸雅思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精讀,怎么做精讀。后來,我得到杬君老師的“真傳”,才慢慢掌握了這項技能。下面是一些我覺得精讀需要側重的方面,總結如下:
< 1 >
生詞短語
首先,文章中和題目中的生詞短語是需要先攻克的,因為它們會影響我們對文章的理解或者對題目的理解。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不會做,而是文章或者題目看不懂。
然而,攻克生詞短語并不僅僅是簡單地查單詞,記意思,更要學習它,學習它在特定句子或者特定語境下的意思,因為有時候一個單詞可以有好幾個意思。而且不要只追求懂得中文意思,有時通過中文意思,我們并不能很好地get到單詞最本質的意思,最好是可以回歸到它的英文解釋。
< 2 >
長難句分析
除了生詞短語,長難句式也會阻礙我們的閱讀理解,所以下一個要“圍剿”的就是長難句。
我一般做長難句分析的步驟是:先確定句子中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以及確認句子中是否有用一些特殊句式(倒裝、強調等)。以上都明確之后,可以開始嘗試翻譯,翻譯是檢驗我們是否理解句子最直接的辦法。
< 3 >
文章分析
接下來,就要從細節轉戰宏觀了。分析好文章結構和段落大意,對做宏觀題(比如段落匹配題、小標題匹配)很有幫助。這點也是我覺得最難、最需要花時間下功夫的一部分。
分析文章的話,我首先是找出每段的主旨句,確定整篇文章的結構(總分、總分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幫助理清思路。然后是根據邏輯詞,找出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再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每段的大意,盡量用簡短的幾句英文來描述,甚至還可以根據段落大意為每段擬小標題。
< 4 >
同義替換
同義替換的整理是精讀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也是每個烤鴨備考必須要學會整理歸納的。因為同義替換是雅思考試的核心之一,不僅是閱讀,聽力也是如此。
同義替換的類型也是千變萬化。我目前歸納出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 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單詞短語進行替換,比如 way = approach, incorrect = inaccurate, send = deliver, more than = exceed 等。
2. 用意思相反的單詞短語進行替換,比如 new = not traditional, not connected to = fitting loosely, isolation = accessible 等。
3. 通過詞性變化來替換,比如 growth = soar(名詞與動詞替換),high efficiency = more efficient(名詞與形容詞替換)等。
4. 通過上位詞和下位詞進行替換,比如 motorized vehicles = buses and trucks, sea life = fish and other creatures, classroom techniques = new methods such as child-initiated learning, ability-peer tutoring, etc.等。
5. 還有一種類型是過程性詞語經常被具象列舉。舉個栗子:如果題目提到development/process/evolution,文章可能會描述某個事物或事件的發展歷程(first…, then…, now…)。這種類型比較難看出來,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積累。
< 5 >
錯題分析
通常我在做完前面幾點的分析歸納之后,再回頭看每道錯題的時候,我就大致清楚自己做錯的原因。然后我會再仔細分析一下每道錯題,并粗略統計一下一套題錯題原因主要在哪個方面,再針對這些方面來強化。
< 6 >
素材積累
最后,如果有些文章的所表達的觀點或者所列舉的例子合適的話,我建議可以做一下素材積累,用作寫作和口語中的論點和論據素材,也會非常加分。
其他Tips
除了做真題和精讀,建議平日里可以泛讀一些外刊。一方面可以培養語感,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還可以熟悉不同的話題,積累寫作口語素材。如果在考場上遇到相似的話題內容,做題的時候心里至少還會多些底氣。
最后一個重要的建議,就是堅持。堅持練手,堅持精讀泛讀,堅持備考,堅持考試到最后一秒。堅持下去,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
03 首次“屠鴨”之旅
最后,我再簡單聊聊這次考試的體驗。前面說到,這次是我的首戰,但是“上戰場”的過程也是十分坎坷。除了疫情停考之外,我也遇到過因為其他奇葩情況而被迫取消考試,比如學校所在考點試卷不夠……
所以這里還是建議各位烤鴨們,首戰不宜拖得太久。當然,有把握一次過固然好,但如果沒把握,第一次屠鴨還是要趁早。一方面是為了盡快了解自己的水平,之后可以對自己的弱項有針對性的訓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下次考試留出備考時間,避免像疫情或其他原因讓自己陷入只能背水一戰的緊張局面。
由于疫情,考試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進入考點,除了要查驗身份證和準考證外,還需要出示健康碼和測量體溫,查驗無誤后,才能由考務人員帶領進入。
我這次口語考試是通過官方新推出的視頻通話形式完成的。候考期間,仍需佩戴好口罩。等進入考室之后,可以選擇不戴口罩,因為考試開始之后,只有烤鴨一個人在考室,并且設備的保護罩都是一人一換的,非常的嚴格細致。
考試開始之前,會有考務人員幫忙調試設備、連線考官,所以烤鴨們全程也不需要操作電腦,也不要擅自操作電腦,避免誤操作,影響考試。如果有問題,建議烤鴨們先與考官和考務人員反映。
整個口語考試下來,我還是會有些緊張感,畢竟是第一次考試。但我覺得相比現場對話口試,視頻通話口試可能造成的緊張感還是會小一點。
至于筆試,應該和以前沒什么太大的區別。只是考試全程都要戴著口罩,還會悶一點,但偶爾還是可以摘下來透口氣。考試結束之后,烤鴨們還是要由考務人員帶領,帶著“愛馬仕”鉛筆和橡皮離開考點。
以前覺得不簡單的事情,通過努力,也慢慢得心應手了,但還可以更好。雖已“上岸”,但前方依舊有路途。未來,希望可以真正學會說英語,學會用英語,學會思考,學會表達。
列車到站,并不代表不再出發
越過山丘,并不意味停下腳步
路還很長,
但,未來可期。
END
愿各位早日屠鴨成功!
文圖 | ROMAN ODINTSOV (From Pexels)
封面 | Andrea Piacquadio (From Pexels)
文稿 | 林昕
文編 | 林昕
往期精彩
提高“畢業即失業”抗打擊力 - 簡書
杬君聊書 | 查理·芒格的創富心法 - 簡書
命中6篇2020高考作文 - 簡書
與君共讀 | 思維模型 · 自內而外生長的是力量 - 簡書
點亮你困頓歲月的那盞燈是什么呢? - 簡書
與君共讀 | 人物故事 · 一千萬人心中有一千萬個李子柒 - 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