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三年半,期間好幾次都想重拾寫公開筆記的習慣。然而每次都是經歷了『購買服務器』→『折騰網站』→『服務器和網站一起吃灰』的過程,這樣的經歷不低于2次,所以這次又又又想重拾寫作了,但再也想不折騰了,直接選簡書,因為深深覺得以上過程太浪費時間且沒必要了。
這次我又突然想寫作了,下面且記錄下我這次想寫作的心理變化吧。
1、最近在v站上看到很多程序員在討論中年危機的問題,這個問題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嘛,可能也就是幾年后要面對的呢,綜合目前的自身情況,還真是細思極恐。我認為這個問題最好且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沉下心來好好沉淀自己的技術啦,然后把它們輸出成公開筆記,所以我要重拾寫作。而且我還認為輸出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2、一個月前我偶然觸到了『極客時間』這款面向程序員知識付費的產品,里面提供了各種付費的技術專欄。從專欄的訂閱數量來看,最多的一個訂閱數大概在3w左右,價格是¥99,這樣算大概有¥300w收入吧,就算打個5折,也有¥150w呢。這又給我們程序員開拓了一條靠知識輸出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呀。當然了,這得要求個人有貨輸出嘛,要想寫出思路清晰,通俗易懂的技術筆記或文章還是相當難的,還得是靠多寫。
3、還有就是我在工作中沒有把問題的解決方案詳細地記錄下來,導致我下次遇到這坑的時候會猶豫一會,正確的解決方案是A還是B呢。還有平時啃書的時候,習慣書里劃劃,思維導圖整理一下,導致對知識點的理解零散、不深刻、不系統。為了不一味地埋頭輸入,浪費時間,所以還是需要堅持整理成系統式的輸出。
4、我對為什么要寫作這件事的想法和目的是有階段性變化的。大學的時候寫作的目的完全是出于寫博客很酷,而且畢業還能拿它當敲門磚呢。畢業后的第一年我放棄了寫作,因為我是面向Google,面向Stackoverflow工作,網上有那么多寫得很棒的文章,我沒必要再寫了。后來呢,想寫的時候發現太簡單的不想寫,太難的又寫不出來,不寫。這次我是想好了,我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記錄,做筆記,簡單的困難的都無所謂。
5、關于輸出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清楚的,輸出是匯集了個人的輸入和思考得出的成果。輸出的方式多種多樣,我以前習慣記云筆記,沒錯,真的是只喜歡copy筆記而已,至于復習和鞏固那是沒有的事,更不可能為自己記了那么多筆記而感到自豪。所以我想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寫公開的筆記,至少還有點成就感。
猿生涯都過去三年半了才開始寫,晚不晚?我覺得嘛,做筆記有什么晚不晚?看來這次的自我催眠還挺有用的,目的就是為了記錄,等一年后再回來看,說不定明天又棄坑了,或者又堅持下來了呢。
今天小挖一坑,這個坑在一個月前就得完成了,硬生生拖到今天才動手。以上有些組織混亂,邏輯重復的問題,沒錯,這些都是太久沒寫導致的癥狀。非常期待半年后或一年后的自己看見這些會笑出聲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