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的大一學生就像剛長起來的一茬青蔥,還沾著高中純粹的露水,還沒來到學校已經在各種各樣的新生群,貼吧,微信里都活躍著,問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宿舍,校園,男女比例,錄取通知書,交通,氣溫,社團組織,我甚至開始驚詫他們的問題是那么的具體,他們比起當初剛剛考上大學的我似乎成熟了許多,考慮周全。
可現在即將大二的我眼里,他們終究是一群孩子。大一新生總是整個學校疼愛的對象,一旦過了大一,便秋扇見捐,失去了學長學姐的疼愛和最好的脫單機會。
我想也許沒有人像我一樣,因為太笨,或者太單純,大一的時候跳進了無數的坑。最初大一的時候,常常會惡狠狠的說,以后也要讓學弟和學妹跳進我的坑,感受一下人生和大學的真面目。
可是當他們真的開始進入群,進入貼吧,進入我們的生活,我的心里莫名的柔軟了起來,仿佛成了一個慈母,想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讓他們避開我曾經跳過的那些坑,免得和我一樣撞得頭破血流,不分東西。
我們竭盡全力的解答他們所有的疑問,把我們有的資源全部和他們分享。直到今天早晨我分享了一篇文章給他們看,那篇文章的主題是度過大學四年的正確姿勢,學弟學妹竟驚呼能不能不要發雞湯,我們以后自然會知道這些的。
殊不知那篇文章是我看了之后,回想自己的大一生活無比感慨,希望上面說的道理能夠幫到他們,少走一些彎路。可是這就像高中作文里面我們曾經寫過的,闖蕩一片沙漠,后來的人往往不愿意按照前人的腳印去走。
我記得電影《后會無期》里面曾經這樣說,聽過很多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我在那一刻對雞湯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這就像經驗是為何會存在,前人經歷了很多事,有收獲有挫敗,他們希望我們可以直接按照已經得到的結論去繼續實踐。雞湯也同樣如此,在社會中游走,因為受傷或者成功,而漸漸有了新的感受,也許一個人的一生就這么被濃縮成了一個道理,你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卻可能已經耗盡了他的一生。
我像撞過墻的人,不想你和我一樣受傷,你卻說要去闖一闖。
算了,那就去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