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別人做的一些事情是很簡單,覺得隨便搞搞事情就弄好了。
那時因為我們沒有去真正的做過這件事情,一件事情花費的時間往往要比它呈現出來的時間多很多。
比如我們去讀別人寫的文章,一般可能我們花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讀完別人寫的上千字的文章,然后隨便想想或是寫些評論。如果沒有寫,我們會覺得這一千字的文章寫作的時間和我們讀的時間應該是差不了多少的。其實呢,一篇文章首先就算不修改快的話也需要半個小時才能寫完,如果算上作者的構思、選材、修改呢,花費的時間可能會遠遠超出半個小時。
特別是一些時事類分析報道,我不知道那些作者們都是怎么寫的,在熱點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就能寫出評論和分析。在我自己開始寫作后,我發現這種即時評論簡直能閃瞎我的雙眼,又要有自己的想法,還在在短時間寫出來,需要的知識儲備和寫作能力得多強大,自嘆不如。
所以,看似簡單的一篇文章,其實里面飽含了作者不簡單的心思。
我最近在自己處理年假自由行的事宜,原本以為隨便弄弄就好,自己就是度假的,行程不會排太滿。呃,可是自己真正操作起來發現好復雜呀。首先是機票,我需要選擇時間,還要考慮價錢,還要考慮到達的時間,而且往返都要考慮。因為是要去國外度假,還有中轉,哦買噶,我還要考慮中轉的時間。。。
好不容易搞定了機票,開始處理酒店,哦,好多酒店都好美呀,看這個不錯,那個也不錯,這個在海邊,那個是私人海灘,這個在市區,那個風景好。都想住呀。要看位置,要看酒店設施,要看大家的評價,要看價錢,而且我是凌晨到,凌晨走,訂酒店的時候還要多加上兩個晚上,這兩個晚上要住的離機場近一些,方便過渡。。。到今天,我才把行程一半要住的酒店訂下來,寫完作業繼續訂酒店。
因為我之前都是跟團走,自己出去的次數不多,第一次自己設計自由行,之前一直以為簡單的事情是因為我沒有想到里面還有這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天差不多一整天的時間,我和致遠、肖爺和不死君都在處理讀寫族的打卡情況。可能大家都覺得,哎呀我寫了打卡不是很好弄的么。其實不是的。我們之前需要統計每個人的微信名,在群里的稱呼、簡書名,要保證這三個稱呼都是能對得上是一個人。這都是之前做了好幾天的工作了。
今天,我按照致遠抓取出來的大家投稿自控力簡書的打卡情況,把對應的打卡情況來引到我們之前準備好的一份明細表里。問題開始來了,很多人的簡書名和致遠抓取出來的簡書名是對不上的,我需要一個個核對過去,改成和致遠抓取的簡書名一致,這樣我用公式才能準確把這些數據抓出來。
EXCEL不是人,它在比對的時候需要百分之百準確,差一個符號、一個空格都是不能有效把勾兌關系找出來的。兩個表格中對應的簡書名稱調整一致后,投稿自控力的簡書打卡明細就完成了。但是問題是,那些沒有投稿自控力,但是還按時寫作業的寶寶們呢,需要我們的點評官來挨個核對,然后再和我們確認打卡情況,再手動調整。
就這樣反反復復,我們修改了好多遍,最后才變成今天呈現出來的打卡情況。
其實,統計打卡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它有存在的意義,雖然不能讓我們的寫作變得突飛猛進,但它可以給大家鼓勵和警醒。
之前,我也以為只要自己寫作業了,就會有小機器人看到,其實小機器人也是在一定的環境、和場合才能看到我的打卡。哪有我們想當然萬能的小機器人。
啰里啰嗦,又寫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告訴自己,有些小事,不要過于低估,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不要隨便評論。尊重他人做事,理解他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