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有幽暗的成分,這是任何美好的前設,但卻能通過現實的生活去驗證。
人們在追求公益的時候,很容易忘記人性的幽暗。涉及公益人士的丑聞因而屢見報端,熱心公益成為他們掩飾惡行的面具。
有這樣一個故事。朋友三個,都是很熱心公益的人:
A致力于為互相打斗的人帶來和平;
B選擇照顧患病的人;
C卻走入沙漠靜靜地生活。
A在喧鬧的人群中疲于奔命,仍無從帶來和平,于是他走到照顧病人的B那里,卻發現那人也已筋疲力盡。
兩人找到沙漠里的C,將困擾告訴他,并問他究竟做了什么事。C倒了碗水,讓他們看這水。那碗水十分渾濁。
過了些時辰,C叫他們再看。這時泥沙已經沉淀,水面如鏡子般照出 A和 B的臉。
C于是答道:住在人群中的人,因為周圍的騷擾而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但如果他安靜下來,便能看見自己的缺點。
這是有大智慧的體現。
我一直相信知識不止可以讓人開拓思想,但也容易使人自大,特別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很容易只學到了皮毛的學識而變得傲慢,以致忽略自己內心的邪惡與局限。
蘇格拉底被譽為西方第一位大哲學家。他說:“我知道我一無所知。”
知道自己一無所知這是極高的思想境界。
真正的學術不是為了炫耀已有的知識,而是承認自己是如此的無知,發自內心地感恩自己能夠獲得真理的啟示。
怎么真正的認識自己,才是每個人終身學習的起點。
沒有人能夠認為自己掌握了絕對的真理,這是虛幻的假象,任何權力都有出錯的可能,謙卑是真實世界生活每個人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