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運動會,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揮斥方遒
時代在變,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不再和你想的那樣,只是刻板。
正好,接下來的十一假期,問孩子,外地是出不去了,去方特可好?孩子回答,和你去有什么意思啊,刺激點的你都不敢玩。回想小的時候,去過無數次的方特,太刺激的我不敢玩她年齡身高不夠不讓玩,我們倆正合拍。
時過境遷,她已經越來越不太需要我了。
然而,我不曾失落。她亦不曾追憶,畢竟,一起玩過太多次了,沒有遺憾。
? ? ? ? ? ? ? ? 活在當下新解:
活在當下,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通向哪里
規劃未來,知道自己去往哪里
平常人的精力,
一大半都是被煩惱、妄想消耗的。
培養善法欲、減少煩惱、內心平和,
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越做越有勁。
對未來,
不能只沉浸在想象和期望中,
只有現在種對了因,
未來才有理想的果,
光想是沒用的;
但這不代表不去規劃未來、
不知道方向。
活在當下,
就是清清楚楚明白自己要通向哪里,
自己現在又在哪里,
然后一心一意去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絕不等于活在當下一刻的情緒和感受中。
人的思想、行為等,
都會延續上一世的習慣,
在佛法中稱為“等流”,
即同一流類之意。
譬如有的人“天生”就很慷慨,
這就是宿世有布施的習慣。
修行,
就是要培養自己的等流,
改掉壞習慣,
培養好習慣,
讓善的等流越來越多,
越來越強。
人在不同的位置,
所考慮的事情有所不同。
有時候我們所以為的“好意”并不一定會有好結果,
而我們所理解的“惡意”也不一定是真的,
但內心卻總是被自己的感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