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參觀過多肉大棚的肉友都會驚嘆大棚的肉肉如此之美,顏色艷麗,葉片肥厚。的確,大棚的肉肉生長速度比家里快,顏色狀態都很好。那么這是為什么呢?還有我們在家里能不能養出這樣的肉肉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說一下多肉靠什么上色?一句話:多肉上色主要靠的是光照、溫差、控水和疏松透氣的顆粒土壤,缺一不可。
1. 光照和溫差
多肉五彩繽紛的顏色由她們細胞的液泡中的花青素形成,花青素可以由葉綠素轉化而來。家里的溫度、光照和濕度使得多肉的生長環境變化不大,在這種環境下光合作用旺盛,葉綠素比例高,多肉就容易呈現綠色。而在大棚里,早晚溫差大,光照強度是家里的好多倍,濕度也大,在這種環境下,葉綠素轉化為花青素,多肉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也就是說,這種環境的不適宜促進了花青素的形成和積累。說到這就要說一下為什么大棚的光照強度是家里好多倍了?
太陽光中分布有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它們通過薄膜等覆蓋材料時會因反射和吸收等原因減少,因此覆蓋材料對不同波長廣譜的透光比例是決定各種覆蓋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紫外線有助于多肉的形態建成和花青素的形成,也能抑制多肉徒長和一些病原菌的生長。玻璃能過濾低波段的紫外線,而紫外線是促進花青素形成的一種重要因子。普通玻璃的可見光透過率為90%左右,適合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有效波長區域為可見光),使得葉綠素占得比例更高。所以玻璃房,或者陽臺玻璃雖然面朝南,但是透光性一般,就是這個原因。而大棚的覆蓋材料是塑料薄膜,有較好的柔性、透明度、保溫和防霧滴效果,對紫外線的通透性高,花青素占比高,肉肉顏色鮮艷漂亮。
2. 控水和顆粒土
澆水量大,光合作用就強,葉綠素占比高,所以要控水減少光合作用,增加花青素的占比。大棚光照強,水分蒸發快,澆水量也大,而家里光照弱,水分蒸發慢,澆水量就要減少。
另外,配土多加顆粒可以降低土壤的濕度,抑制光合作用,同樣能增加花青素占比。
說了這么多,那么家里能不能養出大棚一樣美的肉肉呢?
肯定可以的,但是我們要多給多肉創造好的條件。多開窗通風;降低夜間溫度,增加溫差;適當控水;增加土壤中顆粒的比例。只要注意好以上幾點,家里的肉肉也會一樣肥美,顏色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