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這篇文章之前,請允許我向抗擊疫情的一線戰士表示由衷心的敬佩,向逝者表示哀悼,向醫務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尊重。
? ? 做老師二十年,做教育培訓十五年,談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育最后還要回歸自然,要回歸課堂,要回歸書本。教與學都要有時間、作息,要有規矩,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有大環境,要體現大智慧,要放飛自我,要解放家長和老師,要把教還給老師,要把學回歸學生。要“五講、四美、三熱愛”要有遠大的人生抱負,要深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千萬個屠呦呦,不要多如牛毛的書面論文,要調查研究,要用事實說話。要為共和國功勛寫傳記。而不是自我包裝,自吹自擂。
? 回歸主題,疫情之下,各個機構,各個學校,主管教育的各級部門,都開展網上授課,美其名曰“免費”。我也是其中一員。世界發展還沒有那么先進,經濟水平還沒有高度文明。隱藏在免費背后的真理是穩住生源,三春冰融,重頭再來。同學們忙于下載各個軟件,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上網課,互動,答疑,做作業,交作業。看似全天忙碌,一刻也沒有休息。沒有人去檢驗學習效果,也沒法對教學進行評價,有的機構為了吸引人的眼球,直播全方位包裝,專家站臺,三維高清,助教跟蹤,作業布置,上傳批改。但是忽略了最重要得一點,網課孩子在認真聽嗎?作業是搜索上傳的嗎?家長監督學習了嗎?倘若都是抄襲,還不如在家練字。
? 網課適合百分之一的高度自覺的學生,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不但沒有學到東西,而且養成一個致命的習慣,玩手機,有人考慮過嗎?一個習慣養成需要二十一天,當三月份開學的時候,一個個不是學霸,而成了網癮成性的大中小同學。問題出來了,能不能不貼膏藥,能不能長遠考慮,能不能調查研究,能不能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找一個更完美的解決方法。各個省市疫情不同,停課時間也不盡相同,每年的中高考是否如期,能不能給畢業班的家長吃顆定心丸。這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智慧。
? ? 新東方俞敏洪董事長是民辦教育楷模,是教育培訓開拓創新者,是勵志的典范,是企業學習的榜樣,但他永遠不會是一位教育家。作為民辦教育的先鋒者,而沒有成為教育家,是沒有資格大力宣傳、積極追捧的。企業雖然已經上市,但一定會隨時光流逝,消失在教育的歷史長河。好未來,學而思神一樣的存在,后來居上,超過了新東方。全國好多優秀的教師都加入了他的團隊,遍地開花,每個城市好像都掌握了所有優質生源,成績捷報,家長跟風。有沒有人去跟蹤調查,學而思的學子將來的歸宿如何,為國家建設貢獻如何?因為他們是做市場,我敢說,培養出來的產品,幾乎都是自私的,是不太陽光的,這不是的中國教育的改革方向。
? ? 我認為課外輔導應該是基礎教育的有力補充,是后進生的跟進,是尖子生的拔高,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提前,再提前,超綱,拓展,求邊緣。教學需要備課,要備教材,備老師,備學生,要因材施教,不可能無差別,要是這樣,全國中小學都可以關門了,僅留一個學而思。教育還是要回歸自然,要回歸課堂,要從學校獲得基礎知識。針對目前的教育體制,倘若國家大力治理,我愿意因此失去我的培訓工作,盡管那是我謀生的手段。
? 中國需要教育家,需要有靈魂的領導和專家,而不是僅僅是高學歷。需要正義,正氣,需要情懷,需要高瞻遠矚領路者,而不是教育界的億萬富翁。
? 我支持教育,我抵制全民網課,不要美其名曰“停學不停課”,此時在家通過電視觀看一線疫情,感悟國家的正確領導,科學指揮,學習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忘我的工作精神,科學的工作態度。體會解放軍官兵的愛國情懷,感受世界華人、留學生的博愛。其對孩子們教育遠遠大于網課獲得的知識。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用中華魂、中國夢、中華之崛起精神武裝自己。戰勝疫情,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