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重溫了姜文導演的【太陽照常升起】,或許是因為還沒從那句“阿廖沙,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來啦,他一笑天就亮了”的臺詞中緩過神來,于是在今天早晨去吃早餐的路上,因為曬到了大太陽瞇起眼來,便不由的說起這句臺詞來
周韻抱著孩子沖著升起的太陽一直重復這句臺詞的畫面,應該是她一遍遍重復著的臺詞,哇,不小心著了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影片上映的時間是2007年,當時市場營銷打出的口號是“姜文蟄伏七年復出”“億元俱樂部”,影片的制片人馬珂說,就是太在意結果,過于強調這些口號,反而把所有過程都忽略了。
當年這部影片票房慘淡,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說沒看懂,姜文回答記者關于“看不懂”的回應超過自己想象時這樣說“我想到了有人會看不懂,但是沒想到那么多人看不懂,我以為少數人看不懂,結果多數人看不懂”
關乎“懂”與“不懂”,姜文自己也說“【太陽】是一個非物質的東西,于是由王朔介紹認識了投資人王偉,拍了一個反應精神生活的東西。”
關于這類電影,除卻顯露于表象的大家都能獲取的信息,其余的部分得全由著觀眾自己去感受,所謂的“懂”與“不懂”,并沒有唯一的定論,內心受到由影片帶來的沖擊與震撼,本身就已經在某個精神層面感受到了影片所想表達的某個情感,從某方面來講,或許稱的上所謂的“看懂了”
摘抄一段關于【太陽】問題的一個喜歡回答
記者問“黃秋生為什么會死?”姜文回答說“自殺的原因只有自殺的人自己知道。”副導演危笑說,而大部分人都在這一點上產生過懷疑“你都沒告訴我自身的原因,他怎么能死呢?”
我們已經不再一個范疇聊了,因為我們認為好看就在于這是事實,你不知道他自殺的原因。而且電影所營造的氣氛和效果讓你感到,這個人的死一點兒不悲傷,既莊嚴又有自尊。這種嘗試是有魅力的,真正對于生活有某種意義上的責任心,而不是從一種“全知”的角度打開讓你看
故事的結局和開頭被導演顛倒了次序,因而整部影片所表達的主體情緒在最后卻還是對未來充滿期望著,即使知道所有不過是輪回,結局講述的開始是影片開始故事的結局,可是即便這樣,影片以開始而結尾,終究是帶有對這個世界的美好向往
所以,我們總要期待著啊.
其中講到關于性的部分,影片隱喻的在那個特殊時期人們的渴望與缺失,除卻在那個特殊年代,長期植根于我們民族本生所形成的對于某些事物的壓抑,在每個時代都擺脫不了
王小波在他的著作【黃金時代】中,關乎性相關的描寫,嗯..寫的.很有趣味兒,關于生殖器官,有些描寫真是可愛,當然,只是在某種層面上理解,畢竟,對于還未經歷過的幾幾來說,對于這個話題,并沒有過多的話語權
只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就忽略掉本就存在的事物,無論是同性還是異性,性,都不可獲缺的存在著.有些事情本無對錯,只有真假,所謂事實而已
后來,陳清揚成為了自己至今最為喜愛的女性人物,關于王二與陳清揚之間的偉大友誼.或許在以后,后來.也就沒有了以后
【總之,別害怕呀,火車停沒停,天總是要亮的,于是,我們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