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飛往深圳的飛機上,碰到這樣一件事。
一個寶媽,獨自帶著2歲的寶寶。因為飛機正在降落,受大氣壓的影響,
孩子耳朵有點不舒服,一直哭鬧不停
孩子的媽媽哄了半天,無濟于事,孩子的哭鬧聲越來越大,
在降落中,空姐也沒法提供幫助,
慢慢隨著哭鬧聲音越來越大,周邊的旅客,也紛紛注視到這對母子身上。
大家都沒說什么,一個寶媽帶孩子出門在外,大家都理解確實不容易。
眼看著孩子哭得越來越厲害,哭得滿頭是汗,嗓子都有點沙啞了,
這位媽媽也是著急了,有點不耐煩地一句:
“馬上就好啦!別哭了,再哭就把你留在飛機上!”
這么一說,不但沒把孩子哄好,反倒哭得更大聲了。這位媽媽的表情顯得更尷尬了!
這種類似的情形,大家都不陌生,坐飛機時確實經(jīng)常會碰到帶小孩的家長。
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考驗各位媽媽的情緒處理能力!
也曾遇到過另一位媽媽,也是一樣孩子哭鬧的問題,同樣的獨自帶著寶寶,孩子看起來也差不多大。
這位媽媽很厲害,顯然是做了充足的功課為了應對這個問題。
在飛機降落之前,她就提前跟寶寶做起了游戲。
“寶貝,我們的飛機即將降落嘍,這次我們是來到了熊貓的故鄉(xiāng)成都,你知道熊貓最喜歡吃什么嗎?”
孩子用稚氣的童音回應道:“竹子!”
“那你知道熊貓是怎么吃竹子的么?”
孩子瞪著大眼睛,認真地想著,對著媽媽比劃著,掰開竹筍大口大口吃起來的模樣。
“你猜猜看,熊貓喜不喜歡吃酸筍啊?酸筍翠翠的,酸酸的,咬上一口,哇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被這么一描述,孩子也忍不住咽了一大口口水。
這位寶媽,顯然是做足了功課。
在降落之前,就讓孩子聯(lián)想到美好的事物,可愛的熊貓。
然后帶著孩子一起做咀嚼,吞咽的動作,
輕松的應對了飛機降落時,因大氣壓壓迫耳膜疼痛的問題。
如果每位媽媽,在上飛機時,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下,飛機椅背里的《航空應急手冊》。
即使寶寶很小,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下,模仿著手冊上面的內(nèi)容做一下動作,相信孩子也會很愉快地玩耍起來。
學到了正確的應對方法,在降落時,媽媽一起帶著寶寶按照手冊上面的方法做一下嘗試,即使降落時會害怕,可能也不會哭鬧了。
這種生活中的場景,類似問題非常多,
比如我們?nèi)コ校⒆涌拗[著要買東西,不買就躺在地上哭鬧。
這時候,你又會怎么做呢?
是妥協(xié),給孩子買了?
還是劈頭蓋臉,把孩子罵一通?
所以,父母如果養(yǎng)育孩子,不單單要做好“養(yǎng)”,更要做好“育”!多學一些育兒知識,孩子更配合,避免更多的尷尬瞬間
“持續(xù)分享家庭教育育兒300本書精讀精華內(nèi)容”
有問題私信我,每條都是本人回復!喜歡的點贊、關(guān)注、收藏、轉(zhuǎn)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