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我真的是個很拼命的存在。每個月的考勤表拖出來都是一個恐怖的數字,更恐怖的是——我們沒有加班工資。
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配檔案管理,只能拿著實習生的工資,而跟我一起工作的都是編外的大專生。即使我入職的時候,綜合打分是第二名,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男生。而他們,被分在了我非常向往的公司部。當時沒有想過要去爭去搶,只是覺得先安安靜靜做好手邊的事情。在整理檔案的第一個月,我自己學會了一份報告要哪些材料,數據是怎么分析都是自己在琢磨,因為天生閱讀速度快,別人在檢查檔案的時候,我能把整本報告記得七七八八。漸漸的,可能是同事覺得我做得還算游刃有余,就不斷給我增加工作量,讓我學著做點別的事情。我開始偶爾加班,偷偷替學姐寫報告(沒有通過考試的是不可以獨立寫報告的。)回想起來,那半年是工作中最輕松的日子,我沒有所謂的工作規劃,每一天只是在做好手邊的事情。半年之后,我被通知調入營銷條線。被老總談話的時候,他說,因為我幾乎是被整個部門一致推薦的。連部門里最刻薄最嚴厲的那位都說:“這姑娘,真心不錯?!彪m然當時自己內心很拒絕去營銷,但自己被認可的那種開心是無法描述的。于是,那天很認真的去請自己吃了頓好的。
工作第二年,是自己最受憋的一年。因為行業大形勢的問題,被迫要轉崗換條線。我是頂頂的不愿意,一次次跟領導協商未果,終于把老總激怒了。他直接跟我拍板:“現在不關乎崗位問題,就是你的態度,你改不了就永遠不要來找我。”整整一年,一個人天天要工作12個小時,還是在做著自己非常討厭的工作,是一種什么樣的壓抑。因為完不成指標,本身收入就不高,每個月還逃離不了扣錢方式的“督導”。身邊的朋友經常說,你那么忙,應該收入很高吧。我往往只能苦笑,說自己收入低,別人只會反問,那為什么還要做?因為我在和父母傾訴自己的壓抑想要辭職時,媽媽懇求我說,工作都不容易,為了一份“光鮮”的工作,就忍忍吧,大不了父母再養我兩年。這一年,我學會的不是努力工作,而是一點一點磨掉自己身上的銳角和戾氣,忘記自己曾經跟同齡人比起來的優秀。姿態越放越低,沉下心來等待。
工作第三年,被調回原來的條線,我已經沒有歡呼雀躍,而是靜靜地做好分內的事情,生怕自己一個“不懂事”又觸及到老總的逆鱗。踏踏實實沒有換來應有的報酬,我還是被考核壓得喘不過氣。
當時覺得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工作與生活得以兼顧,眼看工作沒指望,就努力生活的很漂亮。咬咬牙買了房,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報了鋼琴班,每周叮叮咚咚自娛自樂。每天早上回提前半小時起床,鋪上瑜伽墊,做半小時運動或者下樓跑個步。周末會很認真去咖啡廳吃一頓簡單的早餐,有時跟朋友,大部分時間是自己一個人。拋開工作時間,我還是活得很漂亮。
年初工作又發生調動,換到新部門的第一天,領導跟我說,這里的優點是氛圍好,努力就會有回報。但是缺點是,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說:"聽說,你曾經很優秀,至少她在推薦你的時候這么說的,不要讓我失望哦。"我忍著要流出來的眼淚點了點頭。
迎接我的是怎樣的生活呢?3月開始到8月,每天8點半上班,晚上11點收工,往往到了月末會加班過凌晨。和我搭檔的姑娘帶了洗面奶和面膜到公司,如果不是為了回家洗澡,我們可能會經常睡在辦公室。平均每個月只休息過3、4天,所有的小長假都是在加班中度過的。累到我身邊的男同事都在勸我,姑娘家的何必這么拼命?5個月不到的時間,完成了一整年的工作量。而這種忙碌卻沒有停止過,一直在不停地累加指標,讓我驚訝的是,我居然每個月都在完成。即使收入比起同齡的女生要高一些,但是和自己付出的時間精力完全不成正比。深夜開車回家,偶爾會累到躲在車上默默把壓力哭完,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逮著父母朋友就碎碎念自己的辛酸。忽然有種感覺,歲月靜好,也是自己負擔了全部的壓力。在自己努力工作掙錢的時候,會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悄悄的給自己安全感。
一次深夜的清談里,我跟朋友說,工作的三年,我將自己剝離開,跳出生活回顧,覺得自己每年都在蛻變,每一年學到的東西都在成倍疊加。而每每覺得困難到一天都無法忍受的日子,熬過之后,恰恰是自己積累受益最多的時候。
不能總抱怨自己的生活,勉強在這里吐槽一下。如果你也覺得那段時間特別辛苦特別難熬,不要著急,上天在悄悄給你準備禮物,等到熬過那段時光,回頭看看,就會揉揉自己腦袋,也沒那么可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