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之前早有所耳聞,生活在十八線城市的我,身邊當然是沒人用的。打開簡書頻率最高的時候還是前段時間寫Android查資料的時候,不少的程序員都把技術博客放在這里。最近宅在家里,尋思著作為一名準技術人員,還是應該趕趕時髦,開一個技術博客,就想到了簡書,作為一個極簡主義的人,將簡書的各個頁面翻完之后甚是喜歡它這種清新脫俗的風格。賬號注冊了有兩天了,作為一個比較注重隱私的人,至今賬號的所有資料都和其他社交賬號不太一樣,所以還在考慮要不要把技術篇寫在這里。今晚先寫上一文,談談我的前端。
昨天去朗沃了,下周一正式開始培訓上課之路。之前自學Android學了這么長的一段時間,為什么要選擇前端呢?首先,我自認為自己不是什么天賦異稟的人,暑假實習期間接觸過Java后臺的一點點知識,對現今的我而言,還是太難了。而且后臺比較抽象,沒有那么的快就會有成就感就,而前端就不一樣了,在WebStorm中編寫好了之后,跳轉到瀏覽器F5就可以看到效果了,看到酷炫的動畫真是成就感滿滿(當然現在我還寫不出來)。前端相對Java來要簡單不少,至少入門是這樣的。然后,興趣使然,對于瀏覽器,記得以前家里面沒有電腦,在高中的時候和X同學一起去網吧,之前知道有Chrome這種東西,開機之后就立即把Chrome的離線安裝包下載下來,安裝好之后打開的一瞬間真的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之前一直看到的都是IE或者臃腫的國產瀏覽器,看了Chrome那種極簡的風格,感覺真的是非常的適合自己,后來自己有了電腦之后也一直用的Chrome瀏覽器,各種插件各種皮膚各種Chrome應用體驗了個遍,當然其他瀏覽器也通通下載下來體驗了一段時間。還有,就是想賭一把微信小程序,在我還在寫“新聞”Android App的時候,“微信小程序”就在不斷的出現在科技板塊的新聞列表里面,API出來內測公測了這么長的時間,現在還沒有用戶端的測試,看來真的是大手筆,相信騰訊張小龍出手的前景不會太差的,所以想著搭上小程序這一波紅利,培訓班應該不會教授這一塊的內容,不過已經報名了騰訊課堂的小程序課堂,每周六學一點,以后有小程序的技術,找工作的時候也會錦上添花的。
從報名到現在已經接近1一個月的時間了,中間在成都找房子耽誤過一段時間,期間在看《CSS權威指南》、《JavaScript DOM編程藝術》和慕課網的相關課程,在慕課網只看了一點點入門的東西之后就去看JS的相關知識,JS開始的時候到還是不難,關鍵是CSS學了之后連一個簡單的頁面都寫不出來,而且《CSS權威指南》也是看了和沒看一樣,最近幾天把慕課網上不在“路徑”里由張鑫旭老師講的absolute、relative、float等深入課程看了一遍,之后再用兩倍速看一遍,收獲頗豐。還是就是“黑白豬”老師的《從psd到HTML》從零開始制作一張網頁。看了這兩套視頻之后讓我對CSS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接下來就是把那張網頁嘗試著自己寫兩遍,然后再找兩張不同的網頁來寫,如果成品可以寫出來的話,那么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JavaScrpt的學習了。像知乎上說的,如百度前端學院學院HTML+CSS兩三天就可以搞完,這種時間對于985、211的那些同學應該來是可以的,但是對我來說真的是不現實的,畢竟自己的智商線就在那里,不上偶下,在學習JavaScript之前至少要學習1個月的CSS才可以。以前學習Android的時候就是急于求成,在Java還沒有學成型的時候就去看Android的API,結果中途用了很多時間回過頭來看Java,直至現在Java依然是自己的難點。?
學校的課程安排是前兩個周現對我們培養編程思想,所以會先看兩個周的.NET視頻,確實和前端的沒有一毛錢的關系,但是Java Socket編程于Android看似也沒有一毛錢關系,但是面試的時候依然會問Java底層的實現等等的知識。在目前的班上我完全算得上是“大牛”的水平了,其他的全部都是小白,所以開始的C#編程練習作業等肯定是非常簡單的,后面一點應該會涉及一些算法的問題,對于簡單的東西,不要覺得沒意思就不去做,對于算法類的東西,也不要限于“把代碼抄過來看懂”這種程度,無論簡單困難,踏踏實實地去做。
在這個培訓班上,除了第一,我沒有其他的興趣。
始于“大牛”,畢于大牛——這就是我的目標。如果不是第一,那么作為一個有Java、C編程經驗,有個在辦公室Coding經驗的人來說,真的太丟人了。在學校布置的任務這是肯定要跟上的,其次,自己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前端的學習之中(下個周去問問前端的項目,給畢設指導老師打電話把畢設改了)。改變自己,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本性難移,對于一個拖延嚴重,自控能力差的我來說,最近已經變好了不少了(但是今天早上依然是11點半起床的~~),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就要從睡覺這方面做起,做到每天0點前閉眼睡覺,早上7:30之前起床,反正無論是否是周末8:40就應該是要處于可以做事的狀態了。做事情有計劃,有先后,少玩手機,不去追新劇。還有就是不要再去追求技術上“差不多”的這種效果了,從高中的學習就是這樣,結果最后發現真的差得很遠。有新的知識積累要用印象筆記記下來,并且過一段時間去看一看。堅持至少一個月寫一篇文章。在寫文章這件事上,今天看到QQ郵箱里的閱讀空間里面有推送,又是L老師寫的文章,看了幾分鐘,我對這位老師再一次刮目想看了(上一次“刮目”是他居然不是到SwipeRefreshLayout這種東西)。L老師從2002年他大二的時候就開始寫日記了,這十幾年堅持下來都已經是幾大本日記本,而且他的文筆還非常的不錯,偶爾還寫寫現代詩,這或多或少得益于他有閱讀的習慣吧,至少從大學時期就有閱讀的習慣,而且肯定不是網絡小說之流,都是一些文學著作,看似平常的一個寫代碼的老師,沒有聊到內心是這么的博學豐富,要是能夠早認識兩年,應該會成為一位良師益友,現在就只希望他能讓我把畢設改了。
在程序員的道路上注定是充滿荊棘的,既然選擇了前端的這條路,那么就應該要好好的寫下去,道聽途說的就業環境怎樣都不要去管它,這確實是互聯網最好的時代。作為我來講,不僅僅是對錢途的追求,更有著對技術的向往,StromZhang、張鑫旭、MarsChen、“HeibaiPig”這些大神在我Code的道路上都給予了和我非常重要的幫助,希望以后能夠達到和他們同等的技術水平。在技術的道路上,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