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用不同的詞語來比喻婚姻,印象最深刻的是錢鐘書先生在《圍城》里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作為城外人的我至今也無法完全理解此話,但我想至少在結婚的那一刻他們應該是幸福的吧,新人牽手走過紅毯感受著眾人祝福的眼光,至少在那一刻所有人都相信了幸福能夠永遠,這就是婚禮最重要的意義了。
對新娘新郎來說,把結婚的消息告訴別人,發邀請函給同事朋友主要是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祝福,把自己的幸福和喜悅分享給別人。
但是某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消息“香港一對新人奉子成婚,在喜帖中竟然要求賓客先把禮金匯入銀行戶頭,喜宴當天要“憑匯款收據”入場,還解釋說這筆錢將用作孩子的教育基金。”當時給身邊的朋友讀完這條消息,她立馬爆出一句“我去,這么窮還結什么婚,請我我都不去”這也講出了我的心聲。
從愛情步入婚姻,一路定是坎坎坷坷,可無論經歷了什么,我們還是走到了最后。在這里我們交換誓言,承諾以后的日子里都要彼此相伴,無論貧窮、富有、健康、疾病。這一刻,世界只剩下我們。
結婚本來就是自己的事,對新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幸福開心,如果前來祝福的人帶了禮物禮金,那也一定要出于心甘情愿。像這樣強行要求客人掏禮金而且還是提前支付,我想大家應該也是第一次聽說,更重要的是還說是為了孩子的教育,一個嬰兒還在肚子里就要為父母的行為承受這么多的壓力,如果他能感知的話,我想他一定不愿意出生吧。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什么微信紅包、QQ紅包、微博紅包、、、成了流行趨勢,大家玩的都很忘我。一開始只是一種娛樂的方式,玩著玩著好像認真了起來,很多時候我會收到一些很遙遠的信息,類似一些小學同學、初中同學說他們要結婚了,已經生孩子了,紅包數目不限,你們看著給吧之類的。
一開始我只是有點奇怪,但是我還是會給的,畢竟讀書這么多年以來,多的數不清的同學是我唯一的財富了,雖然多年不見,至少回憶還在。年少輕狂是說過的話“放心吧,你結婚時我一定會來的”依然在耳邊回響。腦海中的畫面像幻燈片一樣浮現切換,清晨、黃昏、田間、小路,時過境遷,背景都依然清晰,只是臉龐已經模糊。
事情發展的太過迅速,后來就有各種各樣的紅包理由,我最生氣的是“如果我是你的朋友請發5塊;如果我是你的同學請發3塊;如果我是......”每當收到這樣的信息,我都想立即回復一句“你什么都不是”。當然還有更多其他讓人無語的理由,我想大家也都看到過。
最后來說,人與人在交往相處的過程中,你對我好,我對你好,我們開心快樂只是基于我們自愿的為了彼此間的關系付出,而不是為了我能得到什么,任何強迫別人的舉止都只是尷尬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