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我有幸參與了一場價值200w+的線上知識付費大事件,這是一個持續半個多月關于如何打造自媒體寫作的課程——《15天寫作技能升級》。而這個課程的主講人就是微信公眾號擁有40w+粉的Spenser老師。
我作為這次課程的參與者,目前為止已經聽完了兩堂課,下面就來聊聊我的第一節課吧。
開始授課前,Spenser老師的助理把小伙伴們分別拉到了不同的500人寫作交流大群,并在開始授課前給大家發了課程的邀請鏈接,Spenser老師也在課程開始前在微信上和小伙伴們進行了簡短的互動。大家滿懷期待,當然也包括我。
2月28日20點30分,課程準時開始,作為一個系列課程,第一節課Spenser老師闡述了整個課程的主線。
從初衷入手,談了自媒體寫作的動機和公眾號寫作的價值點。Spenser老師談到開始寫作是人生中最劃算的一筆時間投資,分別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這個觀點,認為寫作是對世界的敏銳觸覺,對自我的清晰理解和對生活的深度認知。
而公眾號寫作最厲害的地方則是積累帶來的復利效應。這就產生了一個超級的個體閉環,從沉淀內容到沉淀用戶,再從沉淀用戶到沉淀內容。利用公眾號這個后臺,解決了最短的路徑曝光,最方便的交易手段,最強的個人信用背書這樣一個超級閉環。
接著說到如何寫作破框,克服從0到1的認知破框和1到無窮的執行破框,這中間包括我覺得我不行和我覺得我幼稚,提出了一個“不曾幼稚,何談成熟”的觀點 。提到了“一鼓作氣,才有戲”,提高公眾號寫作激情的5步奏,“開號,更新,原創,贊賞,穩定”。利用最短的時間拿到原創和贊賞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公眾號寫作起到了激勵的作用,產生了對自我的肯定,以及對寫作本身的正面回應。
最后提到了一定要趁著對寫作這件事有激情的時候,all in。把開頭忘事難的階段熬過去。避開寫作的兩大坑:碎片化和多任務。多任務處理適合碎片化的淺層認知,比如邊跑步邊聽喜馬拉雅,而寫作則需要思緒沉淀,不適合多任務的處理方式進行切換。
課程結束后Spenser老師根據小伙伴的提問有選擇性的回答了幾個問題。
到此第一次課圓滿結束,作為系列課的第一次課,Spenser老師從內容上把握了全局。就單次課來說雖然還是有蠻多亮點,但是就內容本身而言不是特別飽滿;從時間上來說由于Spenser老師是第一次通過小鵝通這個后臺在微信上進行授課的,音頻是60秒逐句的,產生了語音播放緩慢和部分語音缺失的問題,感覺時間不是很充足,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課程結束后小伙伴們在微博上和Spenser老師進行了互動,也在微信群里提出了課程反饋,并做了各種關于第一次課的思維導圖,課程整理,而且還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分享了課程感悟,可謂是執行力很高的一群小伙伴。
以上就是我對第一次課的感悟,歡迎小伙伴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