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小妞
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多讀書,尤其要多讀名著。于是就有了所謂的“青少年必讀的一百本書”,這一百本書里面不乏《紅樓夢》、《三國演義》、《包法利夫人》、《巴黎圣母院》這樣中外名篇。
但在小時候的我看來,就些名著全部都是大寫的“頭大”。就拿《紅樓夢》舉例吧,大家了解它大多數都是通過影視劇的形式,或者干脆看簡易版,很少有人會抱著一本《紅樓夢》的原著去看。這和我們都看過六小齡童演的《西游記》而沒看過吳承恩寫的《西游記》是一個道理。
我在我們家親戚眼里算是一個比較愛讀書的孩子,這會讓人產生一種“這孩子好愛學習”的錯覺。但實際上,我哪是愛學習啊,比起枯燥的課本,看書簡直就是我的天堂好不好啊!
但是盡管如此,在初中之前,我看名著的數量卻是寥寥無幾。我的童年幾乎全部泡在了《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淘氣包馬小跳》《皮皮魯歷險記》以及為了和我爸我媽斗智斗勇,我專門去啃了厚厚的《教育心理學》和《盧勤》。我的初中則泡在了韓寒、安妮寶貝各種青春文學和唐家三少的玄幻小說里。
但我也因此愛上了讀書,我讀書的領域也不僅僅只是“青春文學”和“玄幻小說”了。所以我一直認為,讀書首先發于興趣,其次才是獲得知識和經驗。
為此我還曾經專門親戚爭辯過這件事情。一次春節,我一個表哥聽說我很愛看書,就問我怎樣培養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我當時就隨手拿了一本小說,和他說:“只要不出格,孩子愛看什么就讓他去看唄。反正我看書就是這樣。”表哥看了我一眼,笑了,然后和我說:“你看的這都是小說吧?”我當時一個大大的白眼就翻過去了,心想:大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基督山伯爵》《戰爭與和平》也是小說好不好?成年人什么都知道,誰樂意聽你講大道理啊?小孩子你著什么急讓他明白“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這樣的大道理啊?多說意思,少談意義。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閱讀經典名著?王蒙說:“閱讀經典,減少浮躁,沉潛歷史,受益無窮。”由此可以看出,讀經典的意義是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深度的人。
但這要有一個大前提:你喜歡讀書這件事情。試想,你費勁巴力的讀了一本《百年孤獨》,結果不僅苦不堪言還完全看不懂里面的關系網,這樣讀名著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認為:比讀名著更重要的事情是培養閱讀興趣。
中國填鴨式的教育讓大家對“讀書”這件事有很深的抵觸,好像翻開書本就下意識的想起那些年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王后雄學案·高中教材解讀》所支配的恐懼。
那么大家為什么會產生“讀名著讀不下去”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是學識不夠。現在大家都喜歡看各種網文,為什么?因為通俗易懂還反映大眾心理啊!“一個廢柴菜鳥通過大神指點,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最終逆襲,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成為人生贏家”。這樣的故事簡直不要太美好了好不好?而這樣的故事幾乎沒有人會看不懂。
但名著則不同,先不說類似《紅樓夢》《百年孤獨》這樣有龐大關系網的大長篇,就是魯迅的短篇小說都和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一不留神就不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有的人看小說就是圖一爽,誰管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中小學生不喜歡讀魯迅,還號召“魯迅滾出中學課本”的原因,在不了解歷史和對作者思想沒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上來就讀的確會有“讀不下去”的感覺。
第二是閱歷不夠。小的時候我讀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就對麥克白及其妻子的行為十分不解,也不明白所謂“權力”真的會讓人走上毀滅的道路。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莎士比亞編故事編得真好。我根本不相信“欲望”會毀滅一個人。但時隔十年后,我重讀莎士比亞的悲劇,才略微明白一點點這位偉大戲劇家的思想。
其實,我們身處在這個浮躁且飛速發展的社會,有多少人不是掙扎在“欲望”的海洋里呢?而現如今一個個身處高位卻動輒貪污幾個億的貪官們,他們不就是一個個“麥克白”的縮影嗎?
之前一位讀者曾經給我推薦過一本《瓦爾登湖》,我真的去拜讀了,然而這本被譽為“超凡入圣的好書”我卻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然后我研究了一個下午的《莊子》。所以我想,大概是我心不夠靜,或者閱歷不夠,我并不能對梭羅的“探索自然、靈魂和心靈之旅”產生共鳴。
但是我想這和我之前讀《麥克白》是一個道理,我只是現在讀不懂,不代表我永遠讀不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增加,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好書,理解前人更為深刻的思想。
第三是名著和時代的距離。所謂經典名著一定是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所存留下的最有價值的作品。但是也正因為是歷史,就會和現在的時代有距離。有的作品流傳了百年,或許它在歷史的大浪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未必適合于現代人的觀點。
說了這么多,意思并不是讓大家都不去讀名著或者為不讀名著找借口。與之相反,我很提倡在恰當的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我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我就要玩的放肆,玩的開心,我并不期待在我十歲的時候就擁有五十歲人深刻的思想。但現在的我作為一個大學生,恰恰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也是成長最為迅速的時刻,這個時候恰恰是追求夢想,提升自己人生厚度的時候。
周國平說:“讀偉大的作品,做一個高貴的人”。所以人生中,讀經典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所要做的其實不過是讓閱讀成為我們興趣,從名著中提提高自己審美品味而已。
堅持日更,在讀大學生,98年的寫作者。
寫點故事,打些雞血。
心懷夢想,熱愛生活。不知天高地厚。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評論答賞和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