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心第61篇原創文章,共計2470字。
絕大部分人,對于寫作的認知都是錯的。
這些錯誤認知主要有:
誤區1:寫作很痛苦的一件事
誤區2:寫作是作家的事
誤區3:文筆好詞匯量豐富的人才能寫作
誤區4:寫作很難,需要技巧
誤區5:寫作就是為了要發表的
寫作,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
認為寫作很痛苦,那是被應試教育的寫作文坑的。考試很痛苦,寫作文作為考試的一部分,理所當然也被認為是痛苦的。取悅判卷老師,取悅別人很痛苦。
其實,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截止2017.6.1,我微信公眾號寫了15萬字,忽然感到一陣舒爽。
我整理了一些數據,看完之后不覺感慨萬千啊。
本公眾號申請于2015.11.06,第一篇文章發布于2015.12.16,截止到2017.06.01共發文60篇,
月更新3.4篇文章;總字數為152215,單篇文章平均2537字。
和菜頭說:“我寫了十年的時候,也只有400人。”希望我寫十年的時候,能比他多。目測這個愿望不難達成,我已完成71.5%。呼呼~
這個公眾號不會為了迎合誰去刻意寫什么東西。如果非要迎合誰,那也只有迎合我自己。這就是我個人的精神角落。我的所思所想,我的喜怒哀樂,都記錄在這里。
寫作讓人快樂,記錄生命的點點滴滴。
寫作,并不讓人痛苦。
寫作不是作家專屬權力,是每一個人的權力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可以肆無忌憚表達觀點的年代。
我們很幸福,不必再為作文分數而遣詞造句、矯揉造作。
我們很無奈,想表達的愛和感受,無法用文字來表現。
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卻沒有那么專屬的幾十分鐘,寫下那些稍縱即逝的所思所想。
我們很懶,習慣于一成不變的生活和工作,按部就班的開始一天又一天,日升日落,周而復始。
我們有很多理(jie)由(kou),用以說服自己,寫作很難。
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作,愉悅自己,記錄自己的成長,記錄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曾存在過,并且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朵浪花,讓人銘記。
我思,故我在。
當肉體被時間吞噬的時候,我們還留有一些影像,一點文字,一點精神。告訴后來人,我來過,沒有偉大的事跡,很平庸,但我很努力,我在光陰柱上刻了一個痕跡,哪怕很淺很淺,你要細心看才能看到,足以。
歷史將流傳我的文字,我的精神,保留我的靈魂。
在滾滾的歲月流逝中,總要有點什么讓人知道,我曾來過,億萬斯年,那一刻屬于我。
你說,你來過,你拿什么來證明呢?
文筆好詞匯量豐富的人才能寫作
最多被人提起的一句是:我文采不好,寫不來。
似乎很多人天然的認為:文采好的人才會寫作,文采好是寫作的充分必要條件。
等等,這是誰定義的?
為什么非要文采好才能寫作?
文采好,文筆好的標準是什么?詞匯量?認識的漢字數?
漢字博大精深,但常用的漢字就3000左右。漢字不像拉丁文,拉丁文語境里,有了新的事物就必須新造一個詞,所以很多國外的學者教授是天然占據了優勢的,非專業領域的人去看一些學術報告,是看不懂的。
即使是當時被譽為詞匯量最豐富的莎士比亞,他來看現在的英文著作,他還比不上一個普通人。
拉丁文你連念都念不會,更不說會拼寫了。聽、讀、寫,拉丁文天然帶有傳播難度,不適合傳承和傳播。
但漢字就不一樣,哪怕在深奧的學術報告,你都能讀完99.9999%,只是你不能理解其意思罷了。
會念就會寫,漢字是偉大的發明,你只需掌握3000漢字,就能看遍所有的漢字著作。
寫作并不難
你要想寫一些專業性文章,你最多在多掌握一些冷僻字,再多一點,多1000個字,差不多了。
哪怕是漢語學專家掌握的漢字數,也不會比我們多到哪里去。
除非是一些考古專家,他們懂得一些甲骨文、楔形文、符號。
我們自小讀唐詩,唐詩最經典的是五言七律,少則28個字,多則數百字,就能成文。這就是漢字的魅力。
但你真要寫作,你根本不需要認識那么多字。小學畢業后,你就可以寫作了。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初中還在認識新字嗎?
小學五六年級,你都很少去認識新字了。
識字,是寫作的第一步。
寫(打)字,是寫作的第二步。
有什么難的呢?
所以,如果你真想寫點什么,根本不需要寫作技巧。
寫文章,沒有難度。
寫作的難度在降低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寫作的難度,溝通的難度在降低,而傳播的途徑在增多,傳播的速度在加快。
BBS時代,一個帖子要數千字;
Blog時代,一篇博客文章只要上千字;
Twitter時代,一篇圖文只要140個字;
……
你的每一篇朋友圈發文都是一篇簡短的文章,而你不自知。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雖然有言論管制,雖然有很多限制,但國內言論自由的開放程度真的很高,近乎百無禁忌。
你可以暢所欲言。
我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并沒有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增強,反而在不斷減弱。不僅僅是因為碎片化,還是因為個人所處的圈子,個人思維和信息獲取的局限。
人人都是主角的時代已經來臨,而社會更加割裂,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并沒有帶來大一統,而是百花齊放。移動互聯網是碎片化的洪流,一個個微小的燭光讓我們聚集在一起。我們也聚集在形形色色的小圈子里。
文章,是告訴別人我們是誰的最好載體。
寫作,大巧若拙、重劍無鋒。
唯寫與不寫,唯堅持與放棄。
寫下去,能寫多少寫多少,不要一蹴而就。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一氣呵成本就是少數。
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要發表
寫作,首先要讓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總結下來。然后才是發表不發表,或者發表到哪里。
忘記排版,專注內容
排版、配圖、配樂、視頻……這些都不是必要條件,誠然,排版好,便于閱讀。配圖配樂好,提升閱讀體驗。
但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有價值的內容不在乎排版。
我也曾癡迷于排版,也曾醉心于搜圖、找圖。做這些都耗費精力,讓我無法聚焦于內容本身上,但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在于你的內容。
內容的是內心的展現,文章是思想的提煉。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寫作,只為了讓自己表達,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
個人公眾號就是你的品牌,你的內心,你的靈魂,你的價值,盡在于此。
60篇文章,15萬字,當我回首時,真的覺得自己很偉大。
堅持,本來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寫作,每一次寫作的過程都是訓練思維的過程;
回顧每一篇文章,都是對自己成長的回顧。
寫作也有感覺很不舒服的時候
為了寫下文章的開頭抓耳撓腮;
為了文章的閱讀數而寢食難安;
為了用戶數的增減而交心慌亂;
為了一句無禮無理的留言嗔怒;
……
這些問題和情緒的產生,都是因為自己忘了寫作的初衷。
我們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寫著寫著就忘了。
有些東西,有固然好,沒有也不存在任何問題。
堅持寫作,不忘初心。
個人公眾號:醉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