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怕,今天媒體爆光90后猝死的消息,直指熬夜,前晚失眠,零晨1:00起來看電影,推開窗,對面棟樓還有十余戶開著燈......
這一座座不夜城,大家都舍不得睡,數據表現出來,大家都在看手機、淘寶,有一項統計顯示,中國每天有超過5000萬的90后在熬夜。
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擾,90后也被稱為最“缺覺”的一代。
3/4的“90后”是在晚上11點后入睡,1/3是在凌晨1點入睡。
上面是90后的數據,今天來談談80后為何也舍不得睡。
出來工作12年,孩子上小學,在一座職住超級不平衡的城市,雖然上班時間8小時,偶爾加加班,上班往返近3小時,稍有堵車,24小時的一半都這樣消散了,到家再洗洗澡,輔導一下孩子,幾乎每天早上6:30起來到晚上10:00前,時間都不屬于自己。
十點了,終于可以坐下來,刷刷朋友圈,看看電影,淘淘寶......,一轉眼就到12點,萬般的依戀,舍不得睡,仿佛一睜眼,時間就這樣遛走了.......真正每天的睡眠不到7小時
是“報復性”熬夜嗎?也許真的是。
所謂“報復性熬夜”,是說白天的時間都被占用了,便想在晚上找到補償。比如安靜的躺著刷手機!
知乎某答主曾經分享過他的熬夜體會:
“明明知道熬夜傷身體,有時候也確實困得厲害,但就是不想睡,躺著看天花板也要到12點。”
“家人以為我有晚睡強迫癥或者手機依賴癥,其實都沒有,就是心底深處不平衡”
“白天上一天班,感覺都不是自己的時間。晚上就會報復性熬夜,覺得只有在熬夜的時候,自己才是自己。”
白天有白天的壓力、瑣碎、嘈雜,只有半夜的時間才真正屬于自己,就像這是一段自己偷來的時間,以至于不舍得睡去,感覺這是一種對時間的“暴殄天物”。
于是許多人把熬夜當作逃避現實的方式,在他們的心中,一天的時光被完全撕裂成了兩半,一半是漫長揪心的白晝,一半是飄渺虛無卻愉悅的夜。
條條寫得都很入心,好貼切......把我們的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
媒體只寫了90后,其實90后跟80后進入的生活節奏也差不多了,只是少了輔導孩子,書寫90后,會讓人覺得是不自覺、不愛惜自己.....
作為80后,更多的是被生活所迫的體驗。各種壓力無需羅列,所有社會壓力,每個人都感同深受。到了休息,有時很累了,也堅持著,在我們看來,此時放松一下,心里更舒暢,第二天才能滿血復活。
先生也是每每舍不得睡,三催四請,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太珍貴了,看著都心疼。一線城市的生活,都是用時間和身體換金錢,身體超負荷運轉,不知道何時才能改變這種狀態。
也只能借高人的話提醒自己:
生活忙碌碌,熬夜何其多。若為長遠計,自當早擺脫。
年輕人嘴里說著要改變現狀,卻依然活得渾渾噩噩。
不要等到健康額度告急、生命遭遇突變,才后悔之前為什么不好好生活。
你不是因為睡不著才熬夜,而是因為熬夜睡不著!
生命是一張單程票,別浪!
最后一句猶為喜歡。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