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9月跟一些小伙伴們一起參加一個工作培訓,培訓期間有一個環節是大家自選課題做一次15分鐘的分享。不知怎么的,就羞澀的向小組長提出自己想試一試~~
由于時間較短,把很多內容都壓縮和裁掉了。呈現出現在的狀態。大部分內容是易仁永澄老師在《躍遷》共讀中對第四章的解讀,我結合了生活工作的一些實例。
(不遺余力打廣告,哈哈哈)
如果有想聽完整版易仁永澄老師的共讀分享的請戳網站:yq.upwith.me/
我的分享碼:分享碼
正文內容
今天我分享的題目是:破局,如何用系統思維解決復雜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平時我們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看似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你可能很忙,但領導和同事并不認可你?
你可能很忙,但是你工作低效、過得一點也沒有成就感?
你可能很忙,所以你是單身狗或者即將成為單身狗。
你可能看到別人身材很好,卻比你能吃,而你卻你減肥越減越肥。
那這些問題該怎么有效解決?今天我會從這四個方面跟大家分享。
前面兩個部分是兩個原理:關于維度和系統的分享,第三部分是運用前面兩個原理,來理解什么是復雜問題,最后是復雜問題解決的方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么叫維度。
維度,定義是時空坐標體系下坐標軸的數量。一個坐標軸叫一維,兩個坐標軸叫二維,三個坐標軸叫三維,四個坐標軸叫四維等等。我們是生活在三維空間。
比如,同樣的四個字:1234、刻舟求劍、遞弱代償,這三個詞都是四個字,但是信息的密度完全不一樣。我們會發現,當抽象的抽象程度越高,信息密度越大。
再比如,看我們的照片,是一個人在時間軸長度上的切片,這個時候被拍下來的你,就是在四維的(長寬高加時間)你投影到照片這個二維平面上。
假如,我們有一個氣球,作為三維的我們來看,它就是一個有體積的物體。假如我們把它降至二維,如果你是一個二維的生物,或者說,如果你是這個黑板,你怎么看氣球?它就只能看到這個氣球的切片,從一個點變成一個圓最后變成一個點。二維物體看三維只能看到三維的切片。
大家可以想想看,假如你在一維上生活,你看事情只有兩個角度,要么正著看,要么反著看。如果你在二維上生活,你會有無數個點可以切入來看,如果你在三維的時候,你又多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所以,維度還可以這樣理解:增加了一個思維角度。也就是說,當你的認知維度越高,看待事情的信息量越大、視角度越高。
第二部分,我們來看看什么是系統。系統的定義是:一組組內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形成復雜整體。它的三個要素是:元素、元素之間的關系結構、系統的功能。可以說,系統是無處不在的,一所學校、一家企業、一個機關單位、一座城市、國家經濟、一只動物、一棵樹、一片森林、地球、太陽系、銀行系等等,都可以看成系統。
來看一個具體例子。如果我們把一只足球隊,看做是一個系統,那么球員、教練、場地、足球是系統元素,他們通過游戲規則、教練指導、球員技能、球員之間的交流及物理法則產生連接。最后整個系統的目標是贏球、娛樂、鍛煉、賺錢等。
系統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他組織系統,一類是自組織系統。他組織系統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系統。這樣的系統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計算器,按了加減乘除之后,就能計算出數據,當輸入是一定的時候,輸出是一定的。
自組織系統是,沒有任何外部輸入,它就呈現著自己要呈現的東西。系統里的元素遵循極簡的規律卻能涌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功能。比如動物世界里面的沙丁魚群,大雁群,足球場里的人浪,再比如由神經元細胞構成的大腦所形成的思維。
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來直觀的感受一下什么是自組織系統。大家看視頻的時候可以思考三個問題:系統元素是什么?功能是什么?規律是什么?
視頻戳: 請往球門里踢
大家看了視頻,覺得這個系統的功能是什么?是告訴球員球門在哪,不要射偏了。那么,這里面一個極簡的規律是什么?就是系統里所有的人拿著箭頭,這個箭頭的方向會跟著球的運動軌跡指向球門。當所有人都遵循這個極簡的規律,即使系統里元素,每個人拿著箭頭的方向、跑動都不一樣,卻能呈現和表達出一個統一的要求:請球員們認真好好射門的功能。
自組織系統是世界存在最普遍的系統。所以,當我們運用系統思維來看待世界的時候,面對復雜的問題,如果能夠在高維度的視角下看到那個極簡的規律,那么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復雜問題。
下面,來看看第三部分。怎么從高維度的視角看待復雜問題。
我們來看看這張圖,當你看到這兩個句子的時候,你覺得A和B這兩個句子會不會矛盾沖突。你覺得究竟那一句話是對的。
我們發現,A和B這兩個句子是彼此沖突,這個沖突的狀態能不能解決。你會發現,在句子本身里面是不可以解決的,這就是悖論。我想問問大家,為什么?
下面請大家思考,如果運用系統思維,怎么看?
我們把A放在系統S1里,B放在系統S2里,A這個句子在自己的系統內,S1內是對的,B也一樣。所以本身這兩個系統是沒有關系的,在各自的系統里都成立。但是當你強行把它們發生關系,這樣上下排列的關系,它們組成的S3就產生了悖論。
怎么消除這個悖論呢?
我想再問問大家,這張圖里究竟有幾個系統?這里有4個系統,另外一個系統是把你和S3組合,產生一個系統S4。要解決悖論,只需要你把S1、S2不要上下排,變成左右排、刪掉一個等等,就可以了。
所以,當產生悖論的時候,在系統內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能在更大的系統或者叫更多維度的視角里才有可能被解決。這就是為什么要升維來解決無解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最后一個部分,最開始提到的那些看似無解的問題怎么用系統思維的方式去思考和解決。請大家嘗試運用一下剛剛講的這三個內容,看看能不能解決。
第一個,你很忙,但是領導同事不滿意。系統S1是你在職責內做很多事,系統S2是領導的意圖。這里如果當你做的事不是領導的意圖的時候,你在忙也沒辦法解決領導滿意的問題,這里就產生了悖論。因此,我們要在系統S3的視角下來解決:就是需要站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做事情。
第二個,你很忙,工作和家庭矛盾重重,你沒有時間陪伴你的家人。
系統S1是你很忙,系統S2是你需要花時間陪伴家人。這里的悖論在于如果你忙工作會沒有時間陪伴家人。但是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陪伴家人需要的僅僅是時間嗎?我們能不能找到系統S3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高質量但時間短陪伴,算不算陪伴。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你忙的沒有時間,而在于你沒有思考什么是高質量的陪伴。
第三個,你很忙,但是你很低效,沒有價值感。從表面看,可能這是你沒有做好時間管理的問題。但我不認同這個觀念,我認為,時間是沒有辦法進行管理的,一個小時60分鐘,沒有辦法被延長或縮短。這里面從根本上是選擇和分配精力的問題。在系統S3的視角里,你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你忙的事情是你愿意全情投入去做的事情嗎?你有沒有在一個時間跨度里真正體驗到你的熱忱,獲取正面價值。大家想想在你做你熱愛事情的時候,是不是非常的高效,也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在你迷茫,情緒低落的時候如何恢復精力。這兩方面我認為,屬于精力管理的問題。
所以,我想分享的是一個看待世界和問題的不同的角度,避免陷入遇到問題時,機械的應對,只專注于表明的響應,而未觸及問題產生的根源。用系統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世界,去發現解決復雜問題高維度視角,尋找那個神秘的極簡規律,從而看到多種可能性,來幫助我們應對復雜挑戰、作出正確決策。
謝謝。